那方诗意的乐土

期次:第656期    作者:孟清让   查看:55


红砖的苏式小楼藏身于高大梧桐树的枝丫后,转个身、绕个圈,楼身侧面小窗透出柔和的光,在褐色玻璃的掩映下,欲言又止地诉说着昔日的故事。

一个人必先有灵魂,而后有骨气。踏步进去,向上抬头、左右环顾,会感受到坚硬外壳包裹下古典又柔美的江南水乡女子的韵味与气质。空间保留了原有建筑结构,以玻璃向外做了延伸,图书、鲜花、案牍、老照片——无处不流淌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又传递了丰富的情感态度,以便塑造一个“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的人文诗意空间。闭上眼睛,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是胡适、是梁漱溟、是陈寅格、是王国维,或浓墨重彩、或云淡风轻,让人瞬间被铿锵有力、硬朗弥坚的澎湃力量席卷,在民族血脉的搏动中,历史和现代有了微妙的联系。

楼顶的吊灯倾泻出如水般流动的光影,拴住脚踝让人驻足停留,目光定格在一幅刚劲有力的硬笔书法作品上,上书,“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赋书苑九思之名,想来应是感召于朱九思先生的远见卓识及人格魅力,追随其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脚步,叹服其尊重科研、追寻真理的虔诚和担当。九思与久思,是寄愿于名予这方空间以无形的智慧,化为推动国之昌盛的绵绵不绝的力量。踏上旋转楼梯扭身回望的每个瞬间,都能看到先生殚精竭虑、顶住压力为教育改革奔波的身影,看到他忘却个人伤痛全心全意将生命付诸于教育实践的胸襟与能力,看到他呕心沥血爱着这片土地,把每一片树叶都刻在了心里。先生打下的坚实基础,让华中大每一座建筑都有了骨气和底气。

小楼故人多、故事多,纷至沓来的有新朋、有至交,耳闻到访的昔日“房东”,行至二楼天台,目光所及之处,回忆接踵而至,瞬间感怀落泪。他们曾寄事于科研和教学,在笔下的数据和实验室的瓶瓶罐罐间,展示着自己的能量和能力。身居温柔的小楼内,任风云变幻,在岁月之树的枝丫上写满了欢乐。迷雾遮望眼的时候,伸出窗外抬抬头,仍会看到云层之上阳光的微亮。

广玉兰、悬铃木、樟树,蒙其恩泽良多,不同季节中风吹树叶如雨下的快乐大抵来源于此。微醺的傍晚时分,打开天台的气氛灯,不紧不慢地呼应上即将告别的落日光晕,闲对花落、坐看云起。有学子抱一把吉他,又急又密的音符纷飞,是自如和自由的生命在绽放。昼夜平分,暖意生,墙角一束风信子昭告着蓬勃旺盛春天的到来,坐在一角的教授囊中的文稿与光同尘,让门外不期而至的春雨都变得温柔。

若说文人的风骨,非才华横溢的展示和表达,而是开阔心胸与高远格局的袒露;非学识与成就的显赫,而是内在精神与品质的外化和流露。这里的一切都为知识而生,为真理而呼,为“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广筑平台,为卓尔不群、平实谦逊的君子风度着力泼墨。想来,迈入这小楼的每个人,绝不是简单造访的过客,是在找寻心目中的那方诗意生活的乐土,是在书丛中与那本心仪之作偶遇电光石火的瞬间,听到的内心呼唤,“收下我吧,故乡”! 

                         (作者系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