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型我秀我出彩

    我型我秀我出彩 常天喆 特长:玩转公众号,10w+不是梦。 个性宣言:与你共同成为什么都懂一点的人! 图书馆里安静读书的同学,隔壁寝室总是穿着黑T恤的男生,班上总是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女生……你可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一起走近这群有着别样精彩的学子。 “与你共同成为什么都懂一点的人”是人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常天喆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设置的独特介绍。他的公众号里有大量的科普文章、社会热点思考和历史文化介绍,有如知识浩瀚的星野吸引了6800个粉丝,还不时出现10w+阅读量的文章。 常天喆特别喜欢读书,上完课回寝室看书是他格外享受的个人时光。他从小读书比较杂,文学、科普都是他的菜。上了大学之后,他的口味有所变化,接触到了语言学、法学、哲学类书籍。纸质书读得较多的常天喆还是不太习惯电子书,有时老师要求在网上读一些篇目,他就感觉效率不是很高。兴趣经常是他读书的风向标,一个时期内关注的内容,甚至遇到的人都会使他产生不同的兴趣。比较忙的时候,他就看读书笔记、电子资料。他说:“这样能够随时随地读书。” 谈及开通公众号的初衷,常天喆说,一开始只是希望用于同学间的交流:“以前高中时要进行周练,经常要写作文,写得好就会全年级印发。有些同学比较喜欢看我写的文章,觉得以后看不到了比较可惜,我就在高中毕业的暑假做了这个公众号。”但是公众号后来的发展和他的初衷不是很一致,渐渐转变为偏科普的方向。“既然我想要让大多数人都读,那我更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所以就不太愿意写个人的议论和情绪。” 在互联网社会极大地改变话语方式的今天,人们常常自主地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微博、知乎等平台进而会推类似的信息,使人陷入“全世界都与我差不多”的话语壁垒中。在常天喆看来,公众号更接近于传统的订阅模式,人们选择一个品牌来长期关注,朋友圈里的转发也体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产生了良性摩擦。他认为,建立在社交基础上的公众号不易于增加话语的壁垒和个人的偏见。 有时,常天喆在看完电影后也会引发思考,比如他在写漫威电影的文章中就新颖地剖析了电影背后美利坚民族的价值文化。这些新的视角得益于他口中的“瞎想”:“每个人每天都有一闪而过的有价值的想法,重要的是要重视它、记录它。” 常天喆几乎把公众号看成是另一种朋友圈,一种能够长篇大论的表达方式。“多少粉丝无所谓,后来偶然因为那么几篇文章就增加了一些关注。”这些关注也给他自己带来了意外收获——和不同学院的同学交流,去武大参加一个有意思的论坛,接触到创业的、做媒体的、开发程序的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这些经历使他看到别人在干什么,也使他愈加明确自己以后的方向。 “真正相信某种理念就会不停地向人传播,这其中对自我的定位与传播的力度需要精准的把握。”找准自己感兴趣的定位而非趋同大流,不断精心打磨文字与内容,尽量做到极致,这就是常天喆做公众号以来的感悟。 沈飞屹 特长:神仙剪辑走红武汉。 个性宣言:想拍,就去拍,拍出来再说。 和网红相比,软件学院2017级本科生沈飞屹没有“必须再火”一遍的执着,而是选择更贴近自己的内心。 2019年1月7日,沈飞屹在网上发布了“我在武汉”城市创意剪辑短视频,共获得35.9万播放量、3.5万推荐、3.3万收藏和1.2万转发。在采访中,沈飞屹说自己走进摄影世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上大学之前,他对摄影还没有那么着迷,和同龄人一样,尝试过篮球、足球甚至电脑游戏,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到了大一,他才开始正式玩摄影:“当你真正接触到了那个东西,你觉得喜欢,就是了。”这是沈飞屹对爱好的定义,而摄影于他就是如此。 父亲可以说是令沈飞屹喜欢上摄影的引路人。一直以来,沈家人都喜欢旅游。从云南梅里雪山东麓的雨崩村到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出门在外,每逢遇见值得记录的风物,父亲都会按下快门键。“他拍得蛮好的。”沈飞屹笑着说。父亲常年的潜移默化让他产生了对美的强烈追求。平日里,父子俩会交流摄影的心得,闲时沈飞屹还会有选择地挑选父亲的作品进行精修。这已然成为两人交流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摄影是一个烧钱的爱好,沈飞屹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用的第一台单反就是我爸的。”跨越了十个年头,这台单反和对摄影的热爱在沈飞屹这里得到了传承。平时,沈飞屹会接一些拍摄业务,既可以实践技术,又能支持摄影的开销。 “没那么好,真没那么好,我被过誉了。”这是对沈飞屹近一个小时采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从未想过自己会火的沈飞屹说:“前些日子BBC香港纪录片的别样风格给了我灵感,拍摄视频的本意也就只是想尝试下新的拍摄方式。”视频“火”起来后,沈飞屹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开始接收到媒体采访邀请时,沈飞屹还觉得太厉害了,但随后采访时间和考试周的相撞却让他十分苦恼。“比较痛苦的是有一次我第二天考物理,前一天晚上10点多被强行电话采访了一波。”沈飞屹无奈地说道。 其实,“火”不是沈飞屹的本意,他甚至不想视频那么火。面对媒体给自己冠上的“学生摄影代名词”称号,沈飞屹说自己的本意只是单纯地发一个作品给别人看,“但是他们开始刨根问底,把我的各种东西都问出来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这是沈飞屹最想对自己说的话。他没有“必须再火一遍”的执着,而是选择更贴近自己的内心。在沈飞屹的认知里,摄影的追求就是对美的追求。他在摄影协会里的师父宗诚表示,沈飞屹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有独立的审美观,有独立的想法,不会为大势所趋。而在摄影里面,最难提高的恰好就是审美。 从刚刚接触摄影到现在,沈飞屹认为自己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简简单单地把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拍好。“你真正地喜欢摄影的时候,就慢慢练,练到一定程度,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不久前,沈飞屹给学校拍了一个视频《HUSTYLE》,在官方微信上发布后获得了5万点击量,广受好评。当时接下拍摄任务时,摄影圈里的朋友说学校里能拍的都已经被拍过了,很难拍出新意。对此,沈飞屹觉得:想拍,就去拍,拍出来再说。初心和恒心,便是走进摄影殿堂的钥匙。 王子安 特长:抖音获得40w赞。 个性宣言:视频和文字都是一种表达方式。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屏幕里,新闻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子安戴着眼镜,穿着一件针织衫,以这句标志性开场白直入主题。贴近生活的话题和“过分真实”的吐槽,夸张、到位的表情,再配合上他的招牌手势,瞬间吸引了大量抖友浏览。短短一个晚上,视频的点赞量已经破千。 在一次校内互联网团队的实习中,王子安与抖音结缘。当时他就觉得抖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决定在抖音上“做点自己的东西”。2018年10月,王子安开始认真做IP。2019年2月,他在抖音上已经拥有近10万粉丝,22条作品里,最火的一条有超过40万的点赞量和接近1万条评论。 与许多抖友“玩玩而已”的态度不同,王子安把平台运营当作一次专业实践:“就是想让别人看到,让别人点赞。” 出于这样的目的,王子安的抖音视频一开始就多了一份“老道”。他很乐意研究抖音运营逻辑、界面特征、用户群体使用偏好,以及一切或许对于扩大影响力有益的小技巧。因此点开他的视频,你会一下子被他的标志性击掌和开场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所吸引,激烈的镜头运动也不断刺激眼球,最后再安排一个小小的反转,让你结束时忍不住点赞。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王子安的视频,那就是真实。他取景总是定在寝室,话题贴近生活并且丝毫不刻意。有个爱迟到的朋友是怎样的体验?马上要出四六级的成绩心情如何?春天为何总是春困?大学生日常关心的内容在他的视频里一一呈现。在他眼里,只有找到日常生活中恰当的切入点,才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 作为一个新晋“网红”,王子安正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走在校园里,王子安有时会被“粉丝”认出来,惊喜之余,他还有些腼腆:“我根本不知道当时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有商家找王子安做广告,但他接了一次后发现商家的产品并不好用,之后便再也没接过。还有公司希望和他签约,在王子安了解了公司条款后,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有人开玩笑问我抖音10万粉是不是年入百万?不存在的,其实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不大,粉丝到10万那天,我请室友们吃了顿饭,仅此而已。” 王子安笑着说。 “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走红之后的王子安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中。 由于学校真正做抖音的学生屈指可数,王子安更多的时候都在自己摸索和尝试。到底是坚守自我还是迎合流量?这个问题常常令他感到迷茫与困惑。王子安和他的合作伙伴,新闻学院2017级本科生兰天成并不是没有想过转型。他们曾尝试拍了一些较长的剧情类短片,但在抖音上反响并不好。他承认,在调色、剪辑方面,他们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学习的地方。 更大的迷茫还是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王子安的专业是新闻评论,一个并非偏向于视频制作或是播音表演的专业。在这样一个以笔杆为武器的专业里,王子安却走到了镜头前,他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写文字、拍照摄像、做短视频其实都是在表达,只是表达的平台和方式不同而已。” 短视频的表达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一些隐性的偏见。第一次知道他在拍抖音的时候,父母曾强烈反对他,直到后来他告诉他们有公司找他签约,父母的态度才稍有缓和。是否会坚持做下去,是否有更明确的计划,这些关乎未来的问题在王子安心里还是模糊的。他唯一明确知道的是,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抖音给他带来了一种成就感,以及一种简单的快乐。 徐子微 特长:创造101妆容了解一下。 个性宣言:把兴趣做得深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创造101妆容了解一下~”“爱MAC Double Gleam高光一万年!” 微博和小红书上,果子的美妆测评发布得很勤:安利各种化妆品,分享打造日系妆、奶茶妆、蜜桃妆等不同妆容的技巧。由于文案活泼、妆容精致和推荐用心,果子如今已经有100w+的粉丝,点赞和留言都很多,她也常常耐心地回复留言,与“果粉”们热情互动。 果子本名徐子微,是新闻学院2015级本科生,2018年1月作为交换生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国外开销并不小,然而她凭借做美妆博主和之前理财的收入实现了经济独立。 美妆是徐子微学习之余的最大兴趣。小时候,她经常跟着妈妈一起看时尚杂志,渐渐喜欢上了美妆。如今,她想把自己的美妆心得分享给更多人——把兴趣做得深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为了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她花了不少心思做测评和分享。流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有商家主动寻求合作,邀请她试用产品后再写测评。就这样,徐子微成为了一名签约博主。 微博里,徐子微的自拍总是挂着微笑,漂亮精致,似乎每天生活得惬意又轻松。可是谈及自己当博主的经历,徐子微有些心酸:“做美妆其实很辛苦,就拍图来说,每张图背后都是大量的实操与修改。光线、角度、线条细节,都需要反复斟酌和改动。另外,想新的点子、写文案、接项目、反复审稿改稿都是很费心的。”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因此熬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熬夜修图导致的颈椎僵硬也会让她感到不适。 和很多博主一样,徐子微也曾遭受过挫折。“当别人对你关注变多的同时,难免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盯着你。”她说,曾经有不符合抽奖条件的粉丝恶意举报自己,她申诉也没有得到回应。当时,最坏的结果是被封号,如果没有及时发文还要按照规定双倍罚款。那时的她害怕、气恼又委屈。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一次次风波之后,徐子微坦言做博主也让自己成长很多。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能因为个别人中断,要学会从低潮中站起来。微博里,徐子微这样写道:“如果不想轻易被定义,不想被迫打上烙印,不想就此认输,就一直一直努力吧。没有什么资格自满,也没有什么理由自卑。” 平衡好学业和美妆评测并不容易。来到美国后,教学方式和语言环境的变化常常让徐子微感到压力山大。徐子微修读的是社会学课程,读上百页艰涩难懂的英文论文是常有的事。为了两者兼顾,她不得不牺牲很多休息时间,有时甚至通宵学习。忙碌让她没有时间去过多放松,基本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 除了美妆,徐子微还有许多其他爱好。她喜欢东野圭吾,每周抽空去进行1-2次健身,回家后还捡起以往的特长——弹古筝,生活充实又丰盈。在她眼中,内在永远比外在更重要。“颜值永远只是催化剂,而不是通往大门的钥匙。”她说。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徐子微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些纠结。她坦言自己不是没有想过把博主作为主业,可如果真把美妆博主作为主业,十年以后又能拿什么作为自己核心竞争力呢?因此,她想在日后进一步深造,丰富见识和学识,也希望自己未来能在公关方面取得一些成就。 “真正值得的,都没那么轻易得到。”徐子微如是说。 苑嘉轩 特长:毕业电影小试牛刀。 个性宣言:用镜头语言记录时代脉搏。 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苑嘉轩成绩优异,曾获国家奖学金、人民网奖学金等八项学业及社会奖学金。大三下学期,她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换,目前已保送北京大学读研。 “这是第九年了,我一定要拍出一部更有影响力和时代感的电影。”作为2019毕业电影总导演,苑嘉轩在心里立下了军令状。2011年以来,学校每年都会拍摄一部时长90分钟的毕业电影,全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毕业电影已经成为华中大学子难忘的青春符号。 “林间多歧路,而殊途同归,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但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电影名《林间路》由此而来。”她在接受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采访时说。2019年毕业电影或将成为全国首部以大学生的视角展现创新创业的电影,苑嘉轩希望在影片中展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为“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同时又不乏大学生站在毕业时间节点上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思考。 2019年毕业电影剧组足足有128人,筹备时间长达10个月。苑嘉轩说,为了毕业电影,她和小伙伴们要“拼”了。在她看来,毕业电影既要讲好华中大故事,更要讲好一代青年人的故事。“我们要从大学生的视角表达看法,用镜头语言记录时代脉搏。” 大学期间,苑嘉轩除了摄影之外,一直致力于社会创新、公益创业等领域。热心公益的她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一个公益项目具有自我造血功能。作为学校创行团队队长,她决定用企业思维推动公益项目发展。为了帮扶自闭症儿童,她成立了“守护星星的落叶”公益项目,并搭建了一个商业模式。在2016年至2017年,苑嘉轩累计在武汉市各个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教授过100多个自闭症儿童叶绘技能,并建立渠道销售他们的作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她的帮助下,自闭症儿童受到更广泛关注,作品收入也直接帮助了自闭症家庭。后来,她在公益项目的基础上创办了校园文化品牌“木叶工作室”,并和团队研发出喷墨叶绘、激光叶雕等技术。如今,“木叶工作室”已经成了学校有影响力的文创品牌。2016年暑假,苑嘉轩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世界青年创业论坛。论坛上,她带领团队帮助露宿者转型成街道导游的项目,获得第五届全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 “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我深深感到祖国强大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想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们带来快乐。”2017年大二暑假,苑嘉轩前往尼泊尔参与国际义工项目。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郊区的小学里,她教授贫困的孩子们英语和绘画,在跟小天使一般可爱的孩子们的相处中,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幸福。2019年大四寒假,她又幸运地从10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体验新西兰小企鹅保护项目的免费体验官。她在科学家的带领下为企鹅营建巢穴、清理海滩。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苑嘉轩制作了7个vlog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播放量累计过万。 不管是日常学习、拍纪录片、毕业电影,还是义工经历,苑嘉轩都是一个观察者、体验者和发声者。她说自己是在用镜头捕捉、用画面记录、用作品传递当代大学生所学所看所思。 本版内容由记者团王之玉、李玥、秦莉、焦孟雷、胡家轩、彭茸雯,以及通讯员范雯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