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党建工作真正入脑进心引行

    “樊老师您好,今天是您的入党纪念日,向您表示衷心祝贺!让我们共同铭记入党誓词……”近日,85岁高龄的退休教授樊孝述,收到了校党委发来的“政治生日”短信。 如何让全体师生员工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党建工作?十年来,学校通过实施“党旗领航”工程,让高校党建工作真正能够入脑、进心、引行。校领导走进学生党支部 “要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守得一个‘正’字、磨砺一个‘勤’字、涵养一个‘德’字,做事沉下心来,下得了笨功夫,努力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9届毕业生党员“最后一课”现场,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为毕业生党员讲授党课。2009年,校党委推出以“党旗领航”工程为载体的党建工作模式。“针对‘00后’学生群体的新特征,学校党委又提出‘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要求校领导、院士、专家学者、研究生导师、教师班主任等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支部,助学习、助生活、助成长。”校党委副书记谢正学说。5月以来,在“三进三助”总体目标指引下,学校已开展25场活动,助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黄群校友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执着和信仰,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毕业后我将奔赴西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生代表们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着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学术大咖成为党建达人 每周三晚7点,是引力中心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时间。作为党支部书记的胡忠坤,带领着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研究团队,不久前突破了冷原子绝对重力测量分辨率的国际最好水平。 “我们前几天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这类指导性意见能够切实帮助我们了解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最新要求。”全国“优青”获得者、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教授杨山清,在参加完组织生活会后感触颇深。 “尽可能在党建与实际工作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让大家围绕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讨。”胡忠坤告诉记者,凭借以科研团队为主体扎实开展党建工作,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党支部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100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学校于2017年推出“双带头人”党支部培育工程,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教师被推选为支部书记,全校236名在职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5岁,“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占比超过70%。鲜活故事引发社会共鸣 “那时,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但是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我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在1200多摄氏度的盐浴炉旁用最老土的办法控温,手指按着控温开关,眼睛紧盯着仪表数字,一盯就是一个通宵……”在“讲好华中大故事”展映会上,“钢铁院士”崔崑面对学子谈起往事,现场掌声久久没有平息。 “讲好华中大故事”一经推出,便在学校基层党支部引发了强烈反响。2018年“讲好华中大故事”活动共收到文本作品45件、视频作品39件、设计作品7件……附属协和医院党委选送的《护心跑男》,以微电影的形式将心外科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日常表现出来,网友点击量高达上亿次。 上万名师生自发转载并留言:“从他们奔跑的姿态,看到了雄起的中国!”“任何紧急时刻的淡定都是前期大量理论和经验累积的结果。只有现在学好理论知识,将来才能真正救病人于危难间。”  “学校通过这种鲜活的党建工作形式,将教育内容融入树立自身教育品牌的设计中,希望用故事凝练出的精神引导和教育学生,将个人梦想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小洁说。 

  • 发挥想干敢干实干苦干优良作风

    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启动发挥想干敢干实干苦干优良作风 本报讯 (通讯员苏伟)6月14日,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布置会。校领导邵新宇、马建辉、许晓东参加会议,副校长湛毅青主持会议。 副校长许晓东传达了教育部加快“双一流”建设专题研修班的精神并布置中期自评工作,说明了 “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背景和我校“双一流”建设概况。他从总体要求、自评范围、自评方式、自评依据等方面介绍了教育部的总体安排,并就自评工作的职责分工、时间安排、报告编制、专家评议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以“建设单位自查自评、专家现场评价、归口管理部门专项总结评价、学校整体自评及战略专家评议”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自评工作。许晓东强调,要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及学科在第三方评价的表现度等。他还介绍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动态。 湛毅青强调了国家“双一流”建设文件中有关加强过程管理、实施经费动态支持等精神,通报了我校2019年度“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强调要切实提高“双一流”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强调,各有关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发挥华中大想干、敢干、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实现学校进入“领先方阵”的建设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从五个方面对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强化“双一流”建设使命担当。“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首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我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双一流”建设更要提速增效、高质量推进。二是要认清“双一流”建设形势。“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制度与环境支持,为学校加快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学校也面临着竞争与挑战,开放竞争和动态调整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管理方式,一定要有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三是要高度重视中期自评工作,此次中期自评是教育部对本轮建设进行期末评估的重要参考,既要充分展示学校建设成效,也要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加快建设步伐。四是要扎实开展中期自评工作,本着对学校发展、学科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组织领导,树立全局意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一步凝练优势特色,认真开展自评工作。五是要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以评促建、以建迎评,早做准备,摸清家底,客观、真实、全面、最佳地反映学科建设成效。

  • 首届华中大-布朗大学日亮相

    “双一流”携手“常青藤”首届华中大-布朗大学日亮相 本报讯(记者张雯怡)举办校际战略对话、做客同济医学论坛、新增4位客座教授……6月28日,首届华中科技大学-布朗大学日举行。副校长陈建国参加活动。 陈建国在致辞中指出,与布朗大学的合作已成为我校中美高校合作的又一亮点。布朗大学日的举办对华中大巩固、深化与布朗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建设一流学科、一流文化,培养一流人才具有战略意义。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使双方成为亲密盟友和合作伙伴;推动两校的合作从“单一医科合作”向“全校多学科合作”转变,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积极谋划建设联合科研平台和国际实验室,形成师生交流与科研合作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 布朗大学代表Susan Cu-Uvin教授介绍了布朗大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并通过视频短片展现了该校的人文风貌。她谈到,布朗大学医学院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医学院,校园中气氛和谐,充满了人文情怀。 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公卫学院副院长徐顺清分别发言,回顾双方合作经历。 在校际战略对话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华中大和布朗大学战略合作的现状与展望展开交流。 在客座教授受聘环节,Frank Sellke、Susan Cu-Uvin、刘思敏、郑同章分别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并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促进两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陈建国为4位教授颁发了聘书。 在校际合作协议座谈会上,双方就MOU内容和未来合作方向举行座谈。 当天下午,Wen-Chih Hank WU、刘思敏、Gerwald Jogl、王滔教授、Phillip Haines做客同济医学论坛,为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协和医院、公卫学院、药学院及生殖健康研究所分别组织了座谈会、前往武汉儿童医院参观、讲座等学科对接活动。 开幕式由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陈洁主持。布朗大学来访代表团、同济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布朗大学代表团还参观了同济医学院院史长廊。6月29日及30日,部分布朗大学教授参加了第六届武汉国际心血管病大会并发言,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据悉,布朗大学是世界顶尖的私立综合大学,全美最古老的常青藤联盟学校之一,位于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学校主要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组成。近年来,我校与该校交流频繁,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亮点纷呈。

  • 五班级获评“胡吉伟班”

    五班级获评“胡吉伟班” 本报讯(通讯员黄礼捷 加吾哈)6月6日,“胡吉伟班”争创暨班旗授旗仪式举行。副校长梁茜参加活动并讲话。 在争创展示环节,参加评选的8个班级围绕以德立班、集体成才的核心,从班级基本概况、组织建设、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学生工作、学院党委条件保障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全校先进学生班级的风采。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彩的展示获得在场评委一致好评。 2017级“胡吉伟班”学子以诗朗诵《十八年,一盏不灭的灯》,汇报一年的建设成果和体会,感召大家传承榜样力量,接力谱写青春华章。 管理学院管理学创新实验1801班、土木学院土卓1801班、光电信息学院“王大珩”光电创新实验班、电气学院电气中英1802班、生命学院生物科学拔尖计划贝时璋菁英班1801班等5个班级荣获2019年“胡吉伟班”荣誉称号。 梁茜为获评班级授旗并讲话。他对创建“胡吉伟班”班级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坚持德育为先;第二,要坚持固本强基,班集体建设要在固本强基上着力,提升集体主义意识,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第三,要坚持特色引领,各院系要积极探索有院系特点的学生工作品牌,推动思政工作品牌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 架起中德交流的桥梁

    架起中德交流的桥梁 6月3日,德国驻华大使葛策一行访问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了解中德医学交流情况。 葛策一行先后参观了同济医院·武汉中德友好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门诊部、医院文化墙、手术病人候诊区、泌尿外科病房、中德-德中医学协会历届会长展区及中德医学交流展区,与部分留德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流。他肯定了同济医院在中德交流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桥梁纽带作用,期待与同济医院在人口老龄化、新的疾病治疗等医学领域中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通讯员 童萱 摄影报道

  •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华中大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华中大故事我校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 本报讯(记者汪泉)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故事,精彩中国需要精彩讲述,华中大人将发出独具特色的有力声音。6月28日,我校与中国外文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揭牌仪式,以及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湖北分站赛启动仪式在校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与校长李元元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揭牌。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小洁,湖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清和参加活动。副校长许晓东主持会议。 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唯一一所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智库机构,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专业人才,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国好故事的对外讲述与传播。 李元元表示,我校将与中国外文局广泛开展深层次合作,完善对外传播领域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应用化,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精彩,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指出,双方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将继续聚焦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重大问题,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 杜占元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根本在于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双方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重点讲好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故事;二是创新理念方法,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新技术应用,拓展讲好中国故事的渠道和手段;四是汇聚各方资源,形成共同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局面。 仪式上,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湖北分站赛同期启动。该赛事于10月底结束,将征集短视频类(2分30秒-3分30秒)和视频类(8分30秒-11分30秒)作品,主题包括“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国文化的故事、中国城市故事、中国乡村故事和中国品牌故事,按人物纪实类、文化传播类、风光类、创意类4个类别进行征集,生动展示湖北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于2017年首次举办,面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征集各领域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此次湖北分站赛特别开设专题,致力于进一步增强湖北文化传播力,提升湖北文化国际竞争力。 马小洁表示,今年恰逢新中国70华诞,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他指出,学校启动的“讲好华中大故事”活动,通过挖掘校园内师生身边的鲜活故事,反映大家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动人、感人事迹,正是讲好中国故事在华中大的具体体现。作为大赛重要的学术支持单位,学校愿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华中大力量。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王晓辉介绍了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总体情况及湖北分站赛的情况。他表示,“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是面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征集各领域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动。此次湖北分站赛特别开设讲好“一带一路”湖北故事、“一带一路”上的湖北企业和讲好湖北高校故事等专题,致力于进一步增强湖北文化传播力,提升湖北文化国际竞争力。 碧桂园集团湖北区域副总裁李朝曙分享了中国好故事案例。 杜占元、李元元为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湖北省作家协会、光明日报、今日头条等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协办单位和支持单位颁发证书,马小洁、王晓辉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姚曦、长江财经传媒研究院院长郑良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梅珍等大赛评审专家颁发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