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一线,逆行而上奏响生命赞歌

    抗疫群英谱 朱彬 张敬农 周琼 曲莲莲 尚游 “一科四代” 胡龙霞

  •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来

    协和医院专家组副组长、急诊科主任张劲农——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来 本报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是最早一批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并积极开展临床诊治的医生。早在疫情暴发初期,他就长期值守发热门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当时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了第一手认识。 但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极度疲劳,以及高频次的密切接触,即使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张劲农的身体还是亮起了红灯。1 月中旬,他出现发烧、畏寒、咽痛等症状,经检查,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确诊后,张劲农先是居家隔离,随后住进了协和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夜之间,就从医生变成了病人。 病毒并没有打垮张劲农的斗志。得知自己感染后,身为一名医生的自觉马上压倒了成为患者的焦虑。隔离治疗期间,他仍心系疫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隔空”阅片,和同事讨论病例,参与并指导会诊工作。 同楼层的患者也发现,这位”医生病人”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常常在病房里帮助其他患者,鼓励大家积极配合治疗,助力病情好转。就像他告诉大家的那样: “病毒不可怕,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来。” 在这期间,张劲农一直也在琢磨怎么把坏事变成好事,把自己作为患者治疗的心得和经验进行系统、专业的总结,根据自己的临床症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协和医院处置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一文就这样出炉了。在当时,这是全国首个新冠肺炎诊治的指导方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协和方案”,为新冠肺炎的诊疗实践、减少重症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以及后续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该治疗和分诊策略已于2月13日在《柳叶刀·呼吸医学》上在线发表。 实践见真章。协和医院首批感染的医务人员采用这套“协和方案”,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上呼吸机,基本两周左右各项炎症指标均转为正常,20天左右病毒核酸转阴。 2 月 11 日,张劲农两次核酸检测转阴,正式康复出院。经过两周的隔离期后,他立马返回了工作岗位,继续坚守在抗疫一线。 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急着重返一线时,张劲农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设身处地地认为,自己是治愈者,体内有了抗体,对抗病毒有他在,同事们会更安心。“我干了 35 年的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科学防治非常重要,治疗的宝贵经验,我们需要告诉全世界。” (协和医院)

  • 为患者“借”来一栋ICU

    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尚游——为患者“借”来一栋ICU 本报讯 从 1 月 17 日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五楼由普通病区改造成的ICU,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尚游带领一支联合组建的抗疫队伍在此奋战了83天。 1 月中旬到 2 月上旬,疫情处于上升期,金银潭医院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很多。经改造的南五楼作为临时 ICU 有 22 张病床,但高峰时收治了 32 个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病人一度比医护人员多。 重症医学需要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作支撑。为了给救治病人争取时间,尚游通过各种途径借来相关设备。 喉镜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插管时的必备设备,当时金银潭医院只有普通喉镜,医护人员相当于盲插,操作风险极大。在自己的导师、知名麻醉专家姚尚龙教授的帮助下,尚游找到了捐赠的可视喉镜。在设备的“加持”下,医生在插管时视野清晰,插管速度快,成功率高,病人也少遭罪。 病房里的危重病人多,命悬一线时需要 ECMO(俗称“人工肺”)救命。当时病区只有一台,尚游想办法联系厂家,借来了 2 台样机,南五楼最多时有 3 位病人同时上了ECMO,为救治赢得了时间。 金银潭医院给南五楼配备了一台彩超,不够用,尚游又去借,还真让他借来了一台样机。 临时ICU成立半个月后,通过各种渠道,东西慢慢凑齐了,终于像个ICU的样子。 为了更深入了解新冠病毒,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尚游白天忙临床,晚上挤时间搞科研,每晚最多睡 3 个小时。因为他说,一个人救治的患者有限,如果将经验分享,将有更多人受益。 2 月上旬,尚游在《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基于52 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文章。 “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做好了,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就会下降。”尚游在研究中分享了他在金银潭医院南五楼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协和医院)

  • 心愿是给孩子补上百日照

    协和医院医务夫妻曲莲莲程逸风——心愿是给孩子补上百日照 本报讯“疫情当前,救死扶伤是第一位的!”曲莲莲和程逸风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的一对医务夫妻,在疫情暴发后,他们主动请缨,一直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曲 莲 莲 是 西 院 重 症 医 学 科(ICU)的护士长,程逸风是西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夫妻俩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淘淘(化名)上小学二年级,女儿糖糖(化名)现在刚满三个月。 因前线医务人员紧缺,曲莲莲一直心系科室工作,即便在哺乳期,她也一直在紧密协调一线的工作。后来,由于疫情发展迅猛,曲莲莲下定决心提前断奶,把孩子交由父母照顾,自己重返岗位与丈夫并肩作战。 “我是淘淘,你们好多天没有回家了,我很想你们……希望你们能早点打赢病毒,平平安安回家!”大儿子的隔空喊话让抗疫一线的夫妻俩倍感欣慰。 “淘淘、糖糖,你们在家听话,在家等着爸妈平安归来!”糖糖的百日已经过了,和丈夫在一线奋斗的曲莲莲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到疫情结束,全家人给糖糖补上百日照。 (协和医院)

  • 一名“偷渡”医生的千里逆旅

    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朱彬——一名“偷渡”医生的千里逆旅 本报讯(人民日报记者李昌禹)“我的兄弟在战斗,我要回去!”疫情暴发后,身在上海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朱彬历经曲折,千里“偷渡”,义无反顾回到武汉。 1 月 23 日,离汉通道关闭。远在上海的朱彬听闻同事倒班频率越来越高,还有人坚持带病工作,内心越来越煎熬,他向科室主任郑昕提出了返汉申请。 虽得到批准,可如何回去是个问题。当天的航班已无票,火车也显示停运。无奈之下,朱彬决定先飞长沙,再租车去武汉。 1 月 27 日中午,飞机落地长沙黄花机场。朱彬没有片刻休息,直接开车上高速。 “租车公司的客服发现目的地是武汉,特意来电询问原因。”朱彬只回了一句话: “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回去上班。” 租车的费用是 3000 多元。朱彬当时只想尽快赶回去,对费用并没放在心上。然而租车公司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免掉了费用。他心中一暖,“这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因为有工作证明,进城的路程相对顺利。经过 4 个多小时的跋涉,27日下午 5 点,朱彬终于回到了武汉。“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与平静。”朱彬说: “武汉,我回来了。”1 月 31 日,朱彬就正式加入科室排班,负责在发热门诊坐诊,6 小时一个班次。朱彬说,目前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是 24 小时值班,一旦穿上防护服,必须 6 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否则一脱一穿就是半个小时,病人的诊疗就耽误了”。 因为全身心投入到防疫一线,朱彬回武汉背后曲折的故事,郑昕隔了好久才知道。 “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就是这样。”郑昕说: “这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在这样的时候,不管是谁,没有一个人会后退。” (《人民日报》2月10日刊发,有删改。)

  • 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

    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护士胡龙霞——把论文写在抗疫一线 本报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国倩 通记员张红菱 聂铭静)她叫胡龙霞,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护士、协和医院首批支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护理人员。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武汉轻工大学2018级非全日制护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疫情期间,她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实践经验,将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1月7日,胡龙霞参加完专业培训后便迅速投入到了临床工作中。 “由于救治工作还处于调整期,刚入院的患者心理上都存在恐慌。”观察到这一情况的胡龙霞利用自身专业素养,引导住院患者正确调适自己,缓解焦虑情绪,牢牢筑起身体的免疫屏障。听说自己所在的协和医院肿瘤院区开始收治患者,参加过救治工作的胡龙霞主动提出放弃休息,隔离刚满14 天还没来得及回家抱抱孩子,便重新调整状态再次投入一线。 在下班休息之余,胡龙霞还参与编写了科普手册《这 200 问答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服务于抗疫斗争。 “科学研究不只是来源于书斋里的创造,更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胡龙霞说,这次抗疫经历恰好为她的毕业论文提供了充分的研究素材,自己将坚持问题导向,对抗疫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科学分析。 (《楚天都市报》3 月 7 日刊发,有删改。)

  • 救治患者是职业本能

    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周琼——救治患者是职业本能 本报讯 周琼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也是武汉市第一批接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生。2 月初,在武汉疫情最为严峻的关头,经过她和同事们的科学救治,协和医院14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全部康复出院,给所有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被感染的医护人员来自协和医院不同的科室,这些患者的发病和治疗状况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1 月 19 日,协和医院专门开辟出一块病区,把本院感染的医护人员集中治疗。原本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周琼开始负责这一病区。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他是你的同事,就好像是你的战友,你要去救治他们。而那个时候,我们对于新冠肺炎这种疾病,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去摸索。”周琼说。 周琼一个班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查房一个小时后,她的身上会全部湿透,长时间佩戴的防护 眼 镜 上 也 会 出 现 水 雾 和 水珠。由于缺氧会导致记忆力和反应力下降,周琼不得不反复察看病人的症状及影像学的情况。为了让患病的医护人员和主治医生能够更为通畅地沟通,周 琼 和 每 一 个 患 者 都 加 了 微信。周琼说,自己非常理解他们从医者到患者的心理变化,而通过微信,这些同事可以更加及时地将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和感受倾诉给她。 “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病毒,人类仍在探索它准确的传播途径,治疗既需要类似疾病的经验,也需要根据患者身体的变化逐步摸索。”于是周琼一方面向其他专家请教治疗途径,另一方面也通过查找文献寻求良策。在治疗的过程中,她逐渐了解了这种肺炎的发病规律。 作为协和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疫情期间,周琼每天下班后还要在各类发热会诊群进行交流,用手机在线上完成 患 者 收 治 及 转 诊 等 各 类 工作。截至目前,她在线会诊千余人次。 周琼表示: “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这是我的工作,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上,就该这么做。就像当年我们的前辈对抗SARS的时候,无数的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那是一种职业本能,每个医生都应有这份担当。” (协和医院)

  • 隔离病房里的巾帼英雄

    梨园医院“一科四代”——隔离病房里的巾帼英雄 本报讯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隔离病房,“一科四代”同战前线,共抗疫情。 60后“袁妈妈” 一道门,将ICU护士长袁文玲与外面的世界一隔就是 20 多天。由于每天连续工作长达 13个小时,她的眼睛布满了红血丝。大家很心疼,让她休息一会儿,她嘴里答应了,身体却又“不听话”地忙碌了起来。 每天早上,大家总是被香气唤醒,睁开眼睛,鸡蛋、馒头早已摆满桌子。 “哇,这是谁准备的早餐呀?” “肯定是护士长啊!” “那她 人 呢 ?” “ 肯 定 已 经 去 病 房了”。这,就是爱操心又贴心的护士长“袁妈妈”。 70后“虎门女将” 身为辛亥首义前线炮兵指挥马祖全的曾孙女,重症医学科主任马静也率先带领了一支医疗团队,在梨园医院成立了“隔离病房一科”。 大年三十是她的生日,她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相聚的机会,与战友们坚守岗位。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与病魔较量”,她只希望自己能跑的快一点、再快一点。 80后“女神” 忙碌的工作暂时结束,ICU护士王露的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家人传来一张漫画。看到稚嫩的漫画和可爱的字体,王露的内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这幅画的作者是王露的大女儿,她已经很久没有妈妈的陪伴,但是她也很懂事,知道妈妈最近很忙,于是就以漫画的形式传递着爱,表达着爱,希望妈妈能早日回家。 90后“女汉子” ICU 护士褚甜年龄最小,却收获外号“褚大力”。 “大力,你能帮我把湿化瓶扭下来吗?” “大力,你能帮我搬一箱灭菌注射用水吗?”……每当需要抬重病人时,只要看到褚甜来了,大家都会欣喜道: “呀,大力来了,太好了!”她俨然成了 ICU 人见人爱的“女汉子”。 “女汉子”的外表下其实也有颗温暖的心。褚甜巧妙地用橡胶手套充气成一个球形,有效防止氧气管路滑脱,既不压伤皮肤又能达到有效通气,且灵活性高。小小的手套虽不起眼,却让病人感到温馨。 (梨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