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引擎

期次:第772期    作者:宋德勇 陈梁   查看:30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提供了科学指引与实践指南,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生产力迭代升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要在全球贸易和技术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必须增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塑造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掌握贸易秩序主导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之需。

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竞争,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性、实现追赶超越的制胜之道。

最大程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是跨越“创新转换陷阱”“高端制造业陷阱”和“产业链脱钩陷阱”,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和供应链安全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是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

从历史逻辑看,纵观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生产力均得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持续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条件。进入第二个百年,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阶段,也是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理论逻辑看,生产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要素、新技术和新产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赋能蓄力。在高素质劳动者、知识型劳动对象、高精尖劳动资料等新型生产力要素条件下,新的科学技术加速驱动、新的产业形态持续拓展、新的生产要素开始出现,逐步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是整体跃迁、局部突破与要素提质的共同作用。

从实践逻辑看,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态。我国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新技术产业靠拢,战略性新兴产业量质齐升,数字生产力形态加速涌现,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际竞争态势倒逼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一方面,加快深化科技、教育、人才等体制改革,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新型生产要素资源的循环畅通,依托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创新政策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国际环境。

第二,厚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沃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形态。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瞄准重点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丰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围绕成长型未来产业构建“平台+企业+应用”生态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资源共享。围绕新兴产业上下游和未来产业关键环节强链延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结合区域禀赋条件,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生产力布局。

第三,瞄准原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培育以科创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构筑多元化主体参与、网络化协同研发、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新型创新生态,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打造差异化、集群式产业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动力和产业载体。紧盯前沿领域,增强重大问题关键环节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态延伸。

第四,推动“四链”高效协同匹配,夯实新质生产力的要素支撑。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有力支撑重要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构筑人才链,沿着新产业形态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人才队伍。依托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平台引才聚才育才,以“四链”深度融合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宋德勇,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梁,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