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简报

期次:第750期   


巴西米大孔院理事会在校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王宁)5月9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米大孔院”)理事会在校召开,副校长陈建国、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国际处处长 Aziz Tuffi Saliba、两校孔子学院理事会成员、相关学院负责人,围绕依托孔院平台深入推进两校学术交流及教师互访等更多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讨论。

陈建国指出,华科大将继续大力支持米大孔院建设,与米大保持密切沟通,持续推动两校全方位的合作交流。AzizTuffi Saliba 表示,华科大是米大合作最密切的中国大学,米大非常重视与华科大的友谊。他指出,两校的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巴西和中国之间的联系。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米大孔院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及经费预决算报告。

林东昕院士做客同济医学论坛院士讲坛

本报讯 5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林东昕做客同济医学论坛—院士讲坛,与200多名师生分享食管癌前沿知识。

林东昕院士介绍了利用多组学技术研究食管癌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他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了多个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多组学分析发现了食管癌基因组甲基化改变,并详细阐述了食管癌不同阶段基因组和微环境的改变如何影响癌变进程。这些研究为深层次理解食管癌记忆早诊、早治和早筛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口腔医学院)

船海学院向先波教授团队项目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

本报讯 4月26日至30日,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Palexpo会展中心举行。船海学院向先波教授团队的参展项目“新型飞行式自主探缆水下机器人”获本届国际发明展最高奖项——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

团队研发长艏翼飞行式自主探缆水下机器人新型装备,创新水下高精度连续电磁定位新方法,突破常规水下声光设备的海缆探测技术瓶颈,有望实现高效费比水下自主探测作业。该发明成果形成包括10项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在内的专利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船海学院)

环境学院胡平放教授入选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推动人物

本报讯 4月25日,“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推动人物”评选结果公布,20 位国内地热界知名院士、科研院所学术带头人、地热领军企业负责人入选,我校环境学院胡平放教授上榜。

胡平放现任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教授、地源热泵研究所所长。他带领团队专注于地热能用于建筑供冷供热与地源热泵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物性测试技术、地源热泵系统优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 项,为地热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

(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