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悲与美

期次:第721期    作者:占想阳   查看:46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雪国》开篇的这句话,据说日本的文人们都熟悉到能背诵了。

《雪国》的作者川 端 康 成 ,幼 年 父母 双 亡 ,其 后 姐 姐和 祖 父 母 陆 续 病故。川端先生也因此被称作“参加葬礼的 名 人 ”。 川 端 在《致父母的信》里较为详细地写了这些事。文中有这样的话:“我三四岁上,你们离开尘世,倘使认为我是在不幸中长大,你们就太自以为是了。我不认为自己是那样不幸。我只是担心不能使自己亲近的人得到幸福。被迫不了解父母之爱的人,是很难令人相信能主动了解父母之爱的。”

从川端在祖父去世前后的作品《拾骨》《十六岁的日记》中,我也多少能感受到川端的心境。“日光不是直射,但承受着日光的绿叶的背面却令人晃眼。”川端是一个相当“日本”的作家。大师自谦:“我只是拥有一支日本的笛子”,在他笔下,日本古典文学的那种“物哀”“风雅”传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川端对于作品的文学语言,要求极为严格。据说他写完一节之后,总要反复推敲琢磨,修改后往往删去大半。因此,他的文章虽然颇为接近口头语言,但读来丝毫没有啰嗦之感。

《雪国》起笔于 1935 年,开始是以描写各个章节内容的短篇形式分别发表于各种刊物上的。由十几篇短篇小说拼接而成的《雪国》,也是在技巧上最能体现川端康成风格的作品。因为结构松散,散文化的倾向亦更加明显,就如他所言,“其实《雪国》是一篇未完成的、随处都可结束的作品”。《雪国》故事并不复杂、出场人物不多,没有主线支线、也没有起承转合。但有人却评论:“《雪国》是对物哀的至极把控,而且字数对于日本美学的把控十分精准,在简短的字数中散发出无限的美,而故事的柔软精准地避开了物哀的大忌,也就是理性。川端康成超高的描写技巧和氛围塑造,使得整部小说浑然天成,将情感的流露融进了每个文字。所以,雪国的遥远、寒冷、哀伤都被这精细的笔法所呈现。”

因此,阅读《雪国》是一种精神上美的体验。“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我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各种感情奔涌而出,到故事结尾“仿佛银河从心坎上倾泻而下”。

(作者单位 机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