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华中大故事 提升文化软实力

期次:第674期    作者:本报记者粟晓丽范千   查看:87

93岁崔崑院士捐资600万元助学,1件衬衣却穿30年,以奉献书写不凡的人生;建筑学891班学生毕业26年后重走实习路,再续芳华补齐作业;协和医院心外科上演“生死时速”,“护心跑男”阐释医者仁心……2018年,一个个精彩的华中大故事,讲述着华中大人的奋斗不息、追求卓越,传播着华中大好声音。

一个好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通俗来说,故事能以一种深刻而意味深长的方式,将倾听者与讲述者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认知趋同、价值认同、情感共鸣的效果。因此,故事是一种贯通古今、融通中外、联通感情的“世界语言”。

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从筚路蓝缕到跨越发展,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当下,学校继续坚定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勇担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主动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更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讲好华中大故事、讲好中国高等教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必要性:对标国家战略规划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传播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正走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征程上的华中大,不仅需要继续培育创新人才、钻研前沿科技、对接社会服务、贡献文化传承;更需要主动对标国家战略规划,积极“走出去”,把优秀的华中大故事“讲出来”,为优秀的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增添砝码,助力国家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我现在成了华中大‘活广告’,校方和我都希望有更多同学选择到中国参与国际尖端科技研究。”这是德国莱茵美因应用科技大学硕士生尼古拉·米勒收获的意外惊喜。米勒撰文阐述了自己在我校数字PET实验室的交流实习经历,并强烈推荐其他同学报名参加。这封“推荐信”登上了莱茵美因应用科学大学的官网首页,并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新华社的报道《同学们,到中国去!》迅速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刷屏,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仔细分析下,这则报道的故事虽小,影响却颇大。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报道具备新闻的接近性和新鲜感;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看,米勒的“亲身实践”和“现身说法”是自外向外的言说,能够顺利地激发受众的“自己人”心理,从而让这趟“实习经历”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也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传播的可信度和示范性。


紧迫性:服务学校发展需求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使命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我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

经过几代华中大人的共同努力,当前学校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获得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并列大陆高校第八、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第七、国内首家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第五、SCI论文数全国高校第四、2019中国最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排行榜第四和医学临床排行榜第七、QS大学与雇主关系排名全球第一等成绩。可以说,在硬实力比拼中,我校处于国内高校领先水平。

相比之下,我校软实力的差距却愈发凸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三易其名”是我校社会声誉不高的极大困扰,加上社会媒体报道中关于学校的称谓,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大”“华科”“华科大”到“华中大”等,分散了宣传力度,削弱了正向传播效果。

因此,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尽管整体硬实力迅速增强,但文化软实力依然势微,面临着整体实力与品牌声誉不符的矛盾、教育教学硬实力与文化传播软实力不符的矛盾。在学校形象塑造上,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真实形象和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当前,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开启了追求卓越,开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提出提升学校的国内认可度、国际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的要求。我们必须直面“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紧迫性,下大气力解决好“失语”的问题。


可行性:连通师生生动实践

67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67年时光流转,学校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教育教学,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代进步同向同行。全校师生也始终坚持以所学服务民生福祉、以所知贡献民族振兴、以所识奉献国家富强,演绎着爱国荣校的生动实践。

我们有着讲好华中大故事的丰富资源和鲜活素材,而讲好华中大故事的过程,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

我们讲好黄群校友用生命托举舰船报国的故事,彰显了共产党员许党报国的忠诚与信仰;我们讲好思政公选课“深度中国”入脑入心火爆校园的故事,彰显了“学在华中大”的响亮品牌;我们讲好引力人蛰伏30多年成就“世界引力中心”的故事,彰显了“创新创业”的闪亮声誉;我们讲好14所工研院助力地方企业发展、全校师生投身脱贫攻坚的故事,彰显了华中大人爱国为民的责任与情怀;我们讲好临床医学“90后”博士生跨越千里捐髓救人的故事,彰显了“医者仁心”的青年担当;我们讲好宿管阿姨、2244、校园110、家庭医生扎根基层、服务师生的故事,彰显了大后勤人忠于职守、润物无声的付出与奉献……

这些故事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了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快速发展的华中大,将学校、师生、校友与国家、社会、人民的情感紧紧联系起来。

讲好华中大故事,就是为了讲好发展经验,以跌宕起伏的情节传递出核心价值观,有效解决理论学习“两张皮”的现象,推动思政教育与华中大人成长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听故事的人和讲故事人的同频共振,展现华中大特质,培育华中大文化,弘扬华中大精神,增强华中大竞争力,为卓越华中大建设和“双力倍增”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我们要通过讲好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华中大故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话语体系,将学校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增强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国内认可度、国际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