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望乡

期次:第682期    作者:秦 平   查看:108


武汉的梅雨季节里,一场接一场的雨,浇灭人们周身的燥热,让戴着口罩出行的人们顿觉清凉。走在路上,看着越发清新悦目的绿,想到了儿时的雨季。雨,最能绊住远行和忙碌的脚步,每逢雨季,一家人常常坐在屋檐下,待在小屋里,聊着天、做着好吃的,连绵的雨带来的是连绵的温馨。

记得无数个这样的雨天里,母亲不用再去地里给家里喂的兔子割草,在工地干活的父亲也因为工程不能正常进展而回到家中。一家人,就在这雾蒙蒙的阴雨天里待在一起,一边忙着自己喜欢的事,一边聊着天。

父亲不愿闲下来,他或是逐个检查农具,发现有锄刃和镰刀不够锋利,就会搬出磨刀石,蘸着雨水磨起来;或是拿出穿脏的鞋子,接着房檐上滴下来的水刷洗一番,然后在雨水淋不到的地方摆成一排晾着;抑或是拿了针线,坐在小凳子上,靠着墙壁,缝补着衣服和鞋袜。

母亲则系上围裙,坐在炉旁,给馋猫似的我们做着煎饼或是烙饼或是凉皮,还一边讲着我们贪玩中遗失的成长记忆,以及她几十年生命里闪亮的琐碎。我常常在这时放下手中的书本,给母亲打起下手,这样她就不用频繁地穿梭在炉灶和案板之间,故事就可以不间断。那时,还没有整天看不完的电视剧,也没有让我们低下头就不再抬起来的手机。家人、朋友之间,只靠着漫无边际的聊天,就可以度过有趣的时光。

母亲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绝少吃到白面,也很少沾到油水。听母亲说,那时家里的油来的不容易,他们把杏仁炒熟磨碎然后加水一遍一遍地熬煮,再将浮在水面的油舀出来,这样得到的油量也少得可怜。母亲所能想起的好东西就是蒸野菜了,将洁白的洋槐花拌上南瓜丁和玉米面,蒸熟后淋上点醋就是让他们垂涎的美味。加之姥姥的身体不好,也很少在日常家务之外费心去做一些好吃的。

从这样的日子里走过来的母亲,却烙了一手好饼。母亲做的饼用料不多却香味十足。在快活了肚子和嘴巴的满足里,我拥有了20年守在母亲身旁的幸运。

我常常感谢上苍赐给我这么一个巧手的母亲。一有闲暇她就会变换花样做出属于农家的美味。她会采摘回来带着露水的花椒叶子,切碎后揉在面里,做成煎饼烙饼或油饼。看着弟弟和我争先恐后地等着饼出锅,然后咂吧着嘴吃得津津有味,母亲总会露出一脸欣慰的笑。

父亲则总是等我和弟弟吃饱了,再慢悠悠地端着碟子,从面盆里夹起一张饼,蘸着蒜汁细细地品味起来。

母亲常一边守着锅,一边拿着饼吃着,在我们的赞叹声中,忙得不亦乐乎……

家的温馨,可以驱散雨天的阴冷。虽然许多计划被搁延,但是小憩的舒适和味蕾的满足,以及被家人环绕的爱,常常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听着时骤时缓的雨声,记忆被雨的婆娑打得湿漉漉的,属于家的一切反而更加清晰起来。我那远在千里之外小乡村的家,带着炊烟,带着饼香,带着父母的慈爱,带着仿佛近在眼前不曾消失的情景,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眼帘,漾开在我的心间。

(作者系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