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

期次:第682期       查看:311


(本报与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合办)

尹海帆团队破解 5G 移动性诅咒

本报讯 6 月 29 日,电信学院尹海帆教授和刘应状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海泉教授、欧洲电信学院David Gesbert 教授联合在《IEEE 通讯领域选刊》(IEEE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成果“通过基于 Prony 的角度时延域信道预测解决Massive MIMO 的移动性诅咒”(Addressing the Curse ofMobility in Massive MIMO with Prony-based Angular-delay Domain Channel Predictions)。该成果成功打破了5G中Massive MIMO的移动性诅咒。

团队提出了一项基于 Prony 频谱分析的高精度且低复杂度的信道预测技术,通过非常少量的历史信道采样来推测未来信道的变化,避免了信道信息随用户移动而快速过时的问题。团队从理论上证明了,随着Massive MIMO中天线数量的增加,该技术可以在任意用户移动速度下使得信道预测误差收敛到零。

(电信学院)

 

金肆团队发现糖尿病可由肝豆状核变性病引起

本报讯(通讯员张翔)6 月,糖尿病领域期刊《糖尿病医疗》(Diabetes Care)发表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 院 内 分 泌 科 金 肆 教 授 团 队 的 研 究 成 果“WilsonDisease With Novel Compound Heterozygote Mutationsin the ATP7B Gene Presenting With Severe Diabetes”。博士生李居怡为第一作者,金肆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国际上首个关于糖尿病可由肝豆状核变性病引起的报道。

团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病致病基因铜转运蛋白ATP7B 突变,可使铜离子转运障碍,过多沉积在肝脏、基底节、胰腺等部位,引起相应器官的损害,其中对胰腺的损害,是其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附属协和医院团队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全新靶点

本报讯 7 月 24 日,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杜萌博士在消化系统杂志《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Hepatology)线上发表了关于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全新靶点的最新研究。此项研究有望突破该病临床治疗瓶颈。

研究首次表明,NFATc4 在代谢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课题负责人、协和医院黄恺教授介绍,该研究丰富了对NAFLD发病机制的认识,并通过调控NFATc4的表达和活性,将为最终找到能有效治疗 NASH 的方法,提供全新靶点和思路。下一步,团队将积极进行相关临床研究,争取在NAFLD的临床治疗上取得重大进展。

(附属协和医院)

 

任学柱团队在批判性思维领域取得进展

本报讯(通讯员李双双)8 月 11 日,教科院任学柱副教授课题组关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成果“前额叶执行功能预测批判性思维能力:来自行为和神经的证据”(Executive functions as predictors of criticalthinking: Behavioral and neural evidence)在教育领域期刊《学习与教学》(Learning and Instruction)在线刊出。我校为第一单位,任学柱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团队博士生李双双为该文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法兰克大学Karl Schweizer 教 授 、中 田 纳 西 州 立 大 学 ThomasBrinthaupt教授、浙江大学王腾飞副教授。

该研究在思维研究领域首次揭示了批判性思维的认知神经特征,研究结果提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个体差异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等认知过程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