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心 有一条“协和战线”

期次:第678期    作者:聂文闻  通讯员   查看:59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一直都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面对汹涌的疫情,协和医院充分发挥国家队的实力与担当,收治5200多人次新冠肺炎患者,接诊 2 万多名发热患者,管理两家方舱医院,成为武汉市收治病人最多的医院。与此同时,协和医院医务人员还在该院西院、肿瘤中心及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与各地援助队伍协同作战,拉起了一条护卫武汉的“协和战线”。


紧急开战 发热门诊负重运行

2019 年 12 月 31 日,协和医院正式启动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控工作。医院多次开会布置相应工作,将此前三区两通道发热门诊的设置构架再度梳理改造。同时,迅速协调调动发热门诊各个岗位人员及设备全部到位,尽力满足“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求。

协和医院院长胡豫介绍,医院发热门诊在全市开设最早、功能最全、抢救患者最多。开放至今,共为 23187 人次的各类疑似、轻症、重症、垂危患者进行了筛查、分类、诊治、抢救、转运服务。咽拭子采样10253人次,抢救急危重症1134例,紧急心肺复苏57人次,呼吸机救治400余人、插管17人,输液治疗22842人次。“不论数量、疑难程度,均居湖北省之最,成为阻击病毒、救治武汉人民生命的第一道钢铁长城。”胡豫说。


鏖战时刻 对外公布一系列“全国分享”

在武汉宣布“封城”之前,协和医院已经迎来了鏖战的艰难时刻。

1月20日,协和医院全院动员,成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期间,医务办公室所列的关于医院疫情防控的工作要点,迅速流传到网络上,成为疫情之初争相传阅的“网红PPT”。

1月23日,武汉“封城”,协和医院集中对外公布了一系列“全国分享”。急诊科主任张劲农等专家连夜修订《武汉协和医院处置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第四版》《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样肺炎初步诊疗方案(草案)》,提出了疫情防治的“协和解决方案”;放射科在全国率先发布《2019-nCov 肺炎影像学表现》,为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提供了基础;中医防治方案第一版通过该院官微发布;该院麻醉及危重症研究所快速制定实施了相关感控工作流程,并向全国同行分享。

在“最强大脑”加速运转的同时,出差、休假在外的医生纷纷逆行回武汉。比如,远在上海进修的该院感染科主治医生朱彬,辗转回到武汉,投身发热门诊的战场。其他省份的医务人员也逆行向武汉挺进。


迈向会战,国家队主战场实现1+1>2

疫情中心,从鏖战向会战迈进,每一刻都是艰难的。

1月25日,协和医院接到通知,该院西院将作为接收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全院职工各显神通,西院在既定的时间内筹集了建筑材料,完成了病房改造任务,为武汉市新增了 810 张病床。1 月 29 日,西院迎来了首支省外医疗队的接诊,随后扩充到21支援助队伍。

2 月 11 日,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被征调为第四批“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定点收治医院”。集结令下,肿瘤中心 24 小时内腾空病区,完成病房改造、防护物资筹备和3支本院医疗队的组建。12 支国家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与该院汇合,共同战疫。

2 月 21 日,以协和医院为依托的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开始接收患者。

至此,协和医院形成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五大战场,串成了一条“协和战线”。其中,西院和肿瘤中心负责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两家方舱医院负责救治轻症患者,医院本部开展非新冠肺炎患者服务。


“凡星”闪耀,凝聚协和力量

协和医院扎根武汉 154 年,早已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我的城,我来守!”无数普通的协和人用身躯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战疫至今,呼吸内科周琼教授已经连续工作数月。她每天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

58 岁的感染病科医疗主任童巧霞教授,一直坚守在一线。为了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她经常一人包揽重症病人咽拭子采样工作。

春节前夕,重症医学科尚游教授主动请缨,迅速组建一支“快速反应团队”,前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协助进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2月中旬,呼吸科张建初教授、内镜中心蔡开琳教授牵头成立了“内镜清肺小组”,开始为危重症患者开展纤支镜清肺。

为了有效地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快捷灵敏的检测,检验科主任王琳教授率领团队在省内率先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

“只要国家有需要,协和医院就倾其所有、不遗余力,这就是协和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胡豫说。争分夺秒的协和加速度贯穿于整个协和战线:24小时除夕夜实现线上门诊,36 小时的方舱医院改建,48小时完成肿瘤病房改造,西院区边改造边收治……这是协和人在国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防控战略中书写的协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