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学科”建设单位启动预算改革

期次:第648期       查看:39

本报讯 1211日至12日,学校召开预算改革单位2019-2021年“双一流”建设推进计划评审会。校领导李元元、许晓东、湛毅青、陈建国、解孝林参加会议。

副校长许晓东表示,为落实“放管服”精神,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强化院系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建设单位的经费统筹使用权限,学校决定对“8+1学科”,即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和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学科建设单位,进行预算改革试点。学校拟从2019年开始,对试点单位的“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经费、质量工程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进行统筹下达。

机械学院、材料学院、能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生命学院、计算机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电气学院、公卫学院、基础医学院等10个“8+1学科”建设单位,分别从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实施计划、经费需求和预期成效等方面,汇报了2019-2021年“双一流”建设推进计划。

校长李元元肯定了10个单位的推进计划和前期取得的建设成效,并要求“8+1学科”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其他学科全面发展。他强调,“双一流”建设进入关键期,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布局。

李元元强调,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学科方向和发展目标引进高质量青年人才,培养和引进院士等领军人才。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加强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反哺,培育更多高水平教学成果,打造一批“金课”和优质教材。要强化学科交叉和引领性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强大的工医优势,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要顶天立地,破解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并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争取培育和支撑若干千亿级产业;积极为行业企业和医疗机构提供支撑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要在国际化方面多下功夫,做好顶层设计,乘势而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深层次实质性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探索“校中院”国际合作办学机制,优化国际学生的来源地分布,提升国际学生质量和比例,增强学科的国际软实力。要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资金投入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倾斜,更多用于引进人、培养人、激励人;进一步统筹校院公共平台建设,做好相关平台建设方案和论证工作。

副校长湛毅青、陈建国、解孝林分别就建设资金安排、国际交流合作、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作出指导。与会专家主要针对学科方向凝练、学科交叉融合、青年教师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针对发展性指标设置、建设经费预算、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要求试点单位根据会议精神和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2019-2021年“双一流”建设推进计划和预算方案。后续学校将与建设单位签订“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书,确保“双一流”建设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

校学术委员会、学科分委员会和教授代表,“双一流”建设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单位负责人,预算改革试点单位主要负责人,观摩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学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