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黎卿——

一位博士后的科研“初体验”

期次:第6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雯怡   查看:98

2018430日,这个日期深深地刻在物理学院引力中心博士后黎卿的脑海里。

“当时我和师弟刘建平、邬俊飞都在杨山清老师的办公室里,等他把论文投稿到《自然》。我们花费了个把小时,把文章和相关材料上传到网站,一切就绪,就等着杨老师按‘投稿’键。当时也不知道杨老师是怎么了,在网页上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按‘投稿’键。我们心里那个急呀,又不好意思催,就想着,你快按,快按呀,还等什么!后来,他终于按了!”

那一刻,黎卿有一种终于放下千斤重担的感觉,心里憋着的各种情绪宛如节日里的烟花,倏地飞上了天,灿烂释放,无比痛快。

830日,投稿4个月后,这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的论文刊发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上。黎卿和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特聘副研究员薛超,物理学院博士生刘建平、邬俊飞为共同第一作者。

2007年到2018年,黎卿为这个实验整整付出了11年,当年23岁的愣头青如今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在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攻读博士6年,做博士后5年,他说测量万有引力G必须要“耗”得起,一天天做下去,不能被外界的浮躁纷扰,也不能急,要按照实验的节奏来。刘建平也说,困难总是守恒的,如果想获得世界顶尖的结果,怎么可能不遇到点困难?要测出世界上最精确的G值,必须要长期执着地坚守,静待花开。

在山洞实验室测量万有引力G的这些年,黎卿细致入微地观察着身边的科学工作者,默默学习。“每个人的科研风格都不同。我以前有幸向罗俊院士学习做实验,那时候一搞就要两三个月,他都和我们一起待在洞里。罗老师理论功底很深,动手前理论先行,先分析得滴水不漏,然后再动手。他认为做实验不光是动手,最重要的是动脑。涂良成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效率非常高,往往辛辛苦苦做了一上午的实验,人已经非常疲倦,但他还是坚持把实验报告写完了才去吃饭,这点让人非常佩服。还有杨山清老师和曾在这里做博士后的刘祺师兄,他们做事非常仔细,一点容不得马虎,非常有耐心……”

在黎卿看来,做科研就好比是登山,有的人爬的是小山坡,半天时间就能到顶;而有的人爬的却是高峰,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测量万有引力G,无疑就是一座险峻的高峰。

2010年初汇报工作计划的时候,黎卿曾表示如无意外,将在当年930日测出第一个实验结果。听取汇报后的罗俊院士有些惊讶,却依然鼓励:“好,那就等你们做出来!”然而计划跟不上变化。因为开展的实验项目很多,加工中心累积了一堆实验用品等待制作,测量用的扭秤迟迟无法到位,黎卿只能等。2011年,扭秤终于到位;2013年,初步测量结果才姗姗来迟;而给出最终实验结果的时候,已经到了2018年。

期待实验结果的,还有他们——

“我父亲长期生活在农村,看我做这个课题这么久,偶尔也会问什么时候出结果。当我告诉他还没出结果的时候,父亲也就不再催促我。还有我爱人,也很支持我,把家事都包揽下来,她很宽容,总说不要急,慢慢做。没有家人的这一份包容与支持,很难想象我能坚持走到今天。还有师弟刘建平,与我一起坚持抗战了7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份患难与共的感情亦是难得。”黎卿透露,测量万有引力G的数年间,伴随着测量结果的相继出来,他和师弟都希望能早点把文章投出去。可老师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可信,叮嘱他们继续重复实验。“于是乎年复一年,开始时的热情逐渐淡化,最后趋于平淡。说实在话,今天的这一切来的真不容易。”

黎卿说自己是幸运的,最终能坚持走到今天看到曙光,一路走来,师长、家人一直支持着他。“不是每个科研项目最后都能有好成果。做科研有时候很残酷,以成败论英雄,竞争非常残酷。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前赴后继地去钻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圆自己的梦,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黎卿自认“思想包袱”很“沉重”,这样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曾经想学天文学,探索宇宙的奥秘,也想为一直困扰自己的谜题解惑,但最终伴随他的是物理。“研究物理也是解惑,虽然不能解答困扰我的问题,但别人会因为我的研究结果而豁然开朗;别的科学家可能也正在为我所感兴趣的问题努力钻研,也许最终将为我解惑。做科研的人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坚定执著、善于思考。不需要那么多高大上的口号,只要潜下心来,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行。”黎卿清楚地知道在科研路上,没有什么“通关秘籍”,要想练就本领就必须潜心修炼,“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只有努力去做才能有收获”。

走上了科研这条路,黎卿不曾后悔,蛰伏多年熬出来的万有引力G测量结果注定是他科研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朋友说,你可以了,有一篇《自然》,这辈子都不遗憾了。可是我还是有点遗憾。”他口中的“那点遗憾”是未能走出去看世界。黎卿笑着调侃自己是“土包子”,由于测量万有引力G是个不能间断且耗时长的工作,他长期在山洞里埋头苦干,还不曾有机会中长期到海外游学。“有时候也挺希望去国外实验室学习交流,研究视野也会更广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