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华中大模式?如何建设新时代卓越华中大?

代表热议党代会工作报告

期次:第635期       查看:65

629日,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上,校党委书记邵新宇代表校第三届党委作《党旗领航 追求卓越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题报告。报告对学校未来的规划宏图令参会党代表深受鼓舞,当日下午,参会党代表分为15组,在各分会场展开热议讨论。让我们走进会场,倾听他们的感想和建言。

 

原校党委书记朱玉泉:

党代会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把握战略重点,保持昂扬斗志,以求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原同济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基础医学院教授王西明:

党代会报告对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定位,使大家有了方向和信心。报告对医科的发展有了一些比过去更加明确的意见,如遵循医科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顺应医科发展要求,深化医教协同,建设医学教育样板等;也具体提出了一些方案,如在临床医学、转化医学、预防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布局创新平台。这些内容对医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地位和发展有了清楚的描述,使我们明确了目标,可以激励大家为办好社会主义的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多做工作。

 

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史玉升:

党代会报告是一份实事求是的报告,扎实、中肯地回顾了学校过去七年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尚且存在的不足。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报告,针对不足,报告提出了学校今后的治理思路和具体措施,分析到位,可操作性强。这是一份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蓝图的报告,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指明了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实施方案。报告中还有一些关键词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倍感振奋。“建设新时代卓越华中大,迈向世界一流”,确立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定下了全校师生员工奋斗的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全体师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才会鼓足干劲,奋勇向前。“产生原创性成果,引领社会进步”,为学校科学研究定下了调子。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争取领跑发展得更快一些,变轨超车更坚定一些。

 

能源学院党委书记、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姚洪:

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内涵发展、追求卓越等指导思想对学校和学院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如何做实立德树人,办好最好的本科,能源学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育人工作要聚焦“四个服务”,培养品德高尚、言行高雅、本领高超、社会高度认可的人才。二是一流学科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自身特色,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三是社会服务要围绕能源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突出学院优势。学院将进一步落实好报告精神,做好综合改革。

 

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凯:

党代会报告为学校未来的事业发展划上了重点,敲了黑板,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我们在精神振奋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大会确定的方略,进一步坚定“四个意识”,乘党代会的东风,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认真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我们把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学校学科交叉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把物理学科建设成为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学科制高点。

 

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朱锦涛:

报告中提到,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要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均衡的学科发展格局,让“文理医工百花齐放”,要“做大理科”并形成理科优势。这是理科发展新的起点和新的机遇。我们要把握“华中大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强化学科前沿领域布局,不但要“为医工提供持续发展动力”,更要引领创新发展,形成更多学科高地。

 

土木学院院长李振环:

报告对过去七年学校的工作和成绩总结得很到位,对未来学校的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体现了华中大人想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勇气,听后令人很受鼓舞、很受启发。我们第四组的五个学院大约有七至八个一级学科,为了实现学校目标,我们几个学院至少要有一至两个学科进入A类。这是我们这几个学院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职责。为此建议:第一,希望学校解决制约我们这几个学科快速发展的若干问题,如办学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指标严重不足的问题、学科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二,希望学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特别要注意解决目前某些工科专业培养计划“重专业课、轻专业基础课”的问题,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

会议为新时代学校的新发展描绘蓝图,必将对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上台阶、人才培养提质量、社会服务增效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既关注专业建设,更重视学科发展;既关注在研究方向上占高位,更重视在学科领域中进格局;既关注科学研究方面再上水平,更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再铸辉煌;既注意补上学科发展的短板,更筑牢学科建设的底板;既关注专业边界,更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既有自由探索精神,更重视团队合作。作为文科学院的一位基层代表,希望学校给予文科更多扶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真正在人才评价、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待遇改善、办公空间等方面有新举措,推动文科取得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医管院院长冯占春:

华中科技大学第四次党代会是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将对我校“双一流”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大会在总结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快速发展进行了布局。党代会报告针对性强、占位高、谋得远、规划实,让我们充满信心。学校应该抓好落实,特别是抓住“健康中国”建设和医教协同的良好机会,从长计议设计好医科管理体系,建立促进医学院快速协调发展的机制,做大做强医科,为将华中科技大学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

 

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付玲:

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不仅包含了“有灵魂的卓越”“有内涵的发展”这些有深度的内容,还包含了“注入增长动能”“打造共同家园”这样有温度的暖心举措。学校在过去七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开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的蓝图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唯有不忘初心,投身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科技创新发展、工程科学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才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学科与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赵仲宇:

2011年以来的七年,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着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学校与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华中大发展模式”广受关注与赞誉。从报告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校党委在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谋篇布局中,致力体现国家意志,对接国家战略、解决国家问题,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报告引人深思,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只有不忘初心,永远追求卓越,方能早日实现华中大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易元祥: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新时代学校的历史使命和"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学工战线要振奋精神,积极作为,加强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华中大人。我们要做到推进实施“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着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实施做“六有大学生计划”,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推进实施“坚持‘四个服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就业引导行动计划”,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做大事业;推进实施“本科生源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优质生源保障;推进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打造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部省校三级培训体系,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助力构建专任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教师班主任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生工作部(处)常务副部(处)长,医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熊享涛:

报告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和美好蓝图,充分展示了校党委坚定的办学自信、直面问题的忧患意识、强烈的使命担当、真挚的办学为民情怀。报告指出,加强医学院党委建设,落实医学院对附属医院的主导和统筹,强化学校党委对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领导;整合医科优势,进一步落实医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部委省共建医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深化医教协同,建设医学教育样板。医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医学院党员代表,我很受鼓舞,对医学院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新强:

通过党代会报告对过去七年学校发展的回顾,我再次感受到实干求是的精神。报告中提到的学科建设亮点、创新能力增强、学科排名提升等,我是感同身受。结合自身的工作领域,我就实施资源拓展工程有些建议。我校具有比较丰富的产业资源,但这些资源应当如何整合、如何反哺学科发展,需要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定目标,做动作;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来策划和执行,逐步落实,以促进这些产业资源能够快速地转化为学校贡献力。

 

机械学院副院长许剑锋:

本次党代会报告的题目中就提到了要“追求卓越”,对此我有着深刻的感触。对卓越的追求,是新时代提出的新使命。这进一步体现在我们广大教职员工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对科研的积极进取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中。学校最重要的产品,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对学生悉心、尽力和全面的指导与培养,就是我们对追求卓越最好的诠释。报告还提出要“擦亮学校名片”。我认为,以更大力度的投入发展学校顶尖和优质学科,就是以具体行动在擦亮学校的名片。这对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提高学术声誉、吸引优质生源,将会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治:

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未来发展思路清晰、路径明确、令人振奋。报告凸显了在党委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步履坚实,进步显著。同时报告不护短、切中要害,为未来发展提供着力点。“华中大发展模式”是我们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新时代学校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重点是用一流党建引领一流高校,将追求卓越贯穿始终。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有信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将建设得更好,不断追求卓越,向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前进。

 

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张海涛:

自动化学院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自动化学科发展压力巨大。“强基础、上水平、占高峰”三步走战略,为学院和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如何全面提升学科创新能力,报告提出“面向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面向重大需求,集聚创新平台”“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科技服务”,从前沿-平台-应用三个层面论述了如何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潜能。报告还提出“进入领先方阵、深入区域发展、融入国际战略、进入国际舞台”,这既为自动化学科强优势、挖潜力、补短板,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建设一流学科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坚定了我从事全自主无人艇编队协同研究的信心。

 

协和医院科研处处长金阳:

听完党代会报告后,我有四点感受。一是提振人心、信心满满。报告系统总结了我校过去七年的奋斗历程,成绩斐然。二是目标明确、希望满满,规划了新时代学校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重点,通过“强基础、上水平、占高峰”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使学校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三是路线清晰、砥砺奋进、追求卓越。报告指出要通过传承华中大模式、提升“三个能力”、实施“五大工程”,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四是从严治党、坚定信念。报告明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奋斗信念,凝聚了战斗力。

 

第二临床学院副院长、同济医院教授刘争:

党代会报告中处处体现的是校党委的责任和担当,体现的是与党,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壮志豪情,体现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务实精神。党代会报告也是团结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坚持党旗领航,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请战书。作为在附属医院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党员,我们要脚踏实地深化医教协同,回归初心、潜心育人,努力培养卓越医生和医学科学家;主动加强和基础、预防、药学及理工文交叉融合,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面向健康中国战略需求,服务社会和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千人、公卫学院教授潘安:

党代会报告对学校过去七年的发展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同时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规划和指导。进校三年来,我为学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是一名新的华中大人和同济人感到自豪。学校对于青年教师和青年人才的关心可以让我们安心干事业,踏实做科研和教学。对于未来,我希望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本土人才培养,不仅关注本科教学,也注重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流的学生,打造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管理。

 

计算机学院王多强副教授:

全面推进学校工作,向“双一流”目标迈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高水平高校,是党代会传达的最有力的信号。报告多次提到与计算机、信息学科相关的内容,如加强大数据与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推进计算机领域的国际办学,以及以网络安全学院建设为契机扩大信息学科发展空间等,让我们这些奋战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和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教学上站好三尺讲台,科研上开拓创新,我们要在新一届校党委的领导下,为计算机和信息学科的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研究生青马班学员、建规学院硕士生朱教藤:

作为一名研究生代表,我印象最深的是报告中提到的“建设服务校园、平安校园、美丽校园、暖心校园”。我感受到,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在努力让每一位华中大人都能踏实地“学在华中大”,同时也期待着每一位华中大人都能拥有情怀,力争让华中大精神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第二临床学院学生党总支青年委员、2011级八年制党支部书记王超:

聆听了此次党代会报告后,我深受启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感恩于学校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和谆谆教诲,受惠于良好的实验平台和学术氛围,7年来我收获的不仅是内外妇儿等医学知识的储备,还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成为肝脏外科医生的职业理想,更有裘法祖教授“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的人生态度。今后,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精湛医术,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经济学院硕士生刘晓翠:

我通读了党代会报告,报告中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让我振奋,但我感到其中没有体现出对综合发展的重视。我希望经过团组讨论之后,学校能博采众议,更加重视人文社科的发展,依托如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等已有人文社科品牌,推动树立更多的人文社科品牌,并不断扩大影响力。作为学生,我们将坚定追随学校发展的脚步,扎实基础,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发展多作贡献。

(文字由校报编辑部全体记者整理。)

 

年龄最长党代表

 

离休干部党总支代表、88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关恩勤,左手拿着手电,右手握着笔勾画记录着会议内容,他虽然年龄最长,但依然面色红润,嗓音洪亮。在回顾学校从建校初期的荒凉到如今入选“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历史后,他提出要增加出版社平台内容的建议。他认为,科研能出教学,教学能出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基础、没有根本就没有一切,而出版社是一个鼓励支持学者多写书、多出书、出好书的平台。

 

年龄最小党代表

 

出生于1997年,国防生大队政工组组员、2015级副指导员、电信学院2015级本科生陈思说,以学生党员代表聆听了邵新宇书记的报告,倍感自豪与鼓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大家互为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将集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些话语深深刻入他的脑海。作为此次党代会最年轻的党代表,他表示在履行党员义务的同时,应更多地从前辈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投身基层建设,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安保

 

党代会召开期间,保卫处按照工作部署,积极做好消防治安隐患排查工作,确保会场内部安全;做好各出入口执勤工作,杜绝闲杂人员进出;做好会场周边交通疏导及重点路段限行引导工作,保障车辆有序行停;做好会场周边巡逻和视频监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服务保障总关情

 

会议召开期间,后勤集团全面做好会场布置、会务礼仪、餐饮服务、会务资料印刷配送等服务工作;做好保水保电等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特备用东湖高新供电局应急发电车一台,以保证各项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充分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在各会场周边道路两侧摆放精心培育的盆栽荷花,美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形象。同时,后勤集团进一步加强会场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力度,每日增加清扫次数,做到卫生清洁无死角,安排洒水车对会场周边道路加强洒水降尘作业。

记者 辛国胜 刘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