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国家实验室周印华教授——

抓住科研路上的偶然

期次:第609期       查看:76

“曾经一些漫不经心的经历,或者有些看似花了时间却收效甚微的事情,可能某一天就会变得非常关键。”在周印华教授看来,自己的科研道路上充满了“偶然”,而正是这些偶然成就了现在的“必然”。

从科研启蒙到“诺奖大会”

2003年,周印华作为全班唯一一个保送生,开始了在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生涯。200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周印华受中德中心资助,参加了在德国林岛举行的第59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对于那次受邀,周印华用了第一个“偶然”来说明。“当时看到通知,我就报了名,其实心里对获选的期待是很小的,因为学校被中德中心选去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名额只有1个。”谈及这次亲历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他说,“这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一次全新的接触,能近距离聆听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让人觉得科学人生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这段经历和感受促成了周印华对科研道路的选择。在谈到现在学生的学习环境时,他说,“科学的自信和视野对于做出前沿成果非常重要。我们那时候的研究条件没现在这么好,希望学生们能抓住现在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机遇做出一些成果”。

从重在积累到成果发表

2012年,周印华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博士后期间,他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上。围绕这项重要的学术成就,他讲述了自己的第二个“偶然”。

2007年,周印华前往瑞典林雪平大学访学期间,接触到一些采用高分子材料对界面进行调控的研究。“当时我们用聚环氧乙烷(PEO)的高分子材料来降低表面功函,虽然这个材料调节功函的效果不是很好,后续也放弃使用,但它让我感觉到继续高分子的研究是可行的。”

2009年,周印华前往佐治亚理工学院Bernard Kippelen教授组做博士后,被分配的课题是通过界面的调节来实现高效率有机发光二极管。课题里同样存在如何调节表面功函的问题,同事采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二氧化钛,发现这个材料表面活性剂本身具有功函调节的能力,虽然效果也不是很好。周印华结合他在瑞典的学习积累,意识到“高分子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后来我们就找到了聚乙烯亚胺材料,”周印华回忆,“刚找到这个材料时,我们只知道它在氧化物功函调控上的效果非常好,并不知道它会像现在这样被广泛应用。这也是得益于与同行的广泛讨论,促使我们对这个材料开展了深入研究。”

从机缘巧合到孜孜不倦

20139月,周印华来校就职,在光电国家实验室工作。回忆起来校任教的往事,他爽朗一笑说,“也是很巧合的”。原来,2012年学校代表团前往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宣讲招聘让周印华对华中大有了深刻印象,而他的博士后导师Bernard Kippelen也曾是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客座教授。最终周印华来校任教,并入选“青年千人计划”。

谈起工作的这几年,周印华说:“现在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实验室强人很多,科研水平处在世界前沿。在实验室搭建、研究生招生、经费资助等方面,学院给予了我们全面支持。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努力向实验室强人学习并靠拢。”

在周印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块柔性太阳能电池的照片,照片上这块太阳能电池躺在草地上,轻盈到不会将小草压弯。周印华指着这张照片介绍道:“这是我的论文在《科学》发表后,Bernard Kippelen送给我的,是我们对未来轻质、柔性太阳能电池的美好愿景。”

“在未来,太阳能电池最大的应用应该就是在墙上。武汉这么多高楼、中国这么多高楼,墙壁表面光照能量非常丰富。做好便携、轻盈的,可与墙面、窗户相结合的,轻质、柔性的太阳能电池,是我现阶段研究的方向。”周印华表示,目前自己处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也是又一个新的积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