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廖荣臻教授——

爱上没有试剂和仪器的化学

期次:第605期    作者:通讯员 吴疆鄂 佟彼得   查看:69

走进廖荣臻教授的实验室,很难想象这是一间化学实验室,整间实验室没有人,也没有化学仪器和试剂,只有摆在房间中间的一台巨型计算器有序地发着亮光。廖荣臻风趣地介绍,这就是他的实验室,所有化学反应过程都是在这个强大的计算机中以数据和计算的方式进行,奇趣而神秘。

谈及自己的研究方向,廖荣臻说:“理论与计算化学是一门通过计算机计算模拟实际反应过程,从而分析反应机理,解释实验现象的学科,我研究的主要是物理化学与催化化学的方向。”

偶然结缘,兴趣使然

谈起与计算化学的结缘,廖荣臻认为既是偶然,也是兴趣使然。“这个方向国内做的人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北师大举办的一次中瑞双边研讨会上结识了一位来自瑞典的学者,在与他的交流中我发觉计算化学很有趣,就决定做下去,并因此走上了留学瑞典的道路。”廖荣臻所说的这位老师,正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也就是他在瑞典的博导Fahmi Himo教授。

廖荣臻曾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3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0余篇,SCI他引500余次。“其实发论文没有捷径也没有秘诀,就是一方面要做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另一方面要多思考,找自己的潜能。我做计算化学可以同时进行几个课题,这样东边不亮西边亮,每年都能有一些成果出来。”在写论文方面,他的经验是,首先要过语言关,并且要不断提高速度。“可能刚开始写作会慢一些,后来就会越来越来顺利。”

“做科研并不是一定要每天加班加点熬夜,而是要提高工作时间内的专注度和效率。”廖荣臻认为,进实验室首先要有兴趣,其次要有效率,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他认为青年学子现阶段不要担心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挣不到好的薪水,而是要想着如何让自己走得更远。

追寻梦想,不忘初心

“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坚持下去,并力求做到最好。”为了在计算化学领域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廖荣臻毅然决定远赴瑞典继续求学。从2007年留学瑞典,到2014年在瑞典完成博士后研究,廖荣臻在海外留学了7年。对于有留学深造意愿的同学,他建议大家要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多加练习英语听力,过好语言关。

“目前国内外科研的硬件水平基本一致,国内的有些硬件甚至优于国外,但国外的研究氛围相对宽松,待遇也会比较好。”廖荣臻本可以留在瑞典继续学习和工作,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到自己的祖国,“国家给我们年轻人很大的支持,学校也给了我们各种资源,让我们想干自己的事业、能干成自己的事业”。他介绍说,国家给了海外学子回国成就梦想的机会和平台,学校这些年在人才引进方面也竭尽所能,为了争取新一轮学科发展的机遇,积极到海外物色人才,尽可能为归国青年才俊解决后顾之忧。

谈到未来发展,廖荣臻满怀期待地说:“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研究生,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机会,希望下一代能比我们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