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肖弦弈——

多学科背景打造关键期口才教育

期次:第598期    作者:汤向阳   查看:150

       肖弦弈,本科毕业于我校新闻学院,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两个黄鹂”品牌创始人兼董事长。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新闻学硕士学位和德国留学经历的肖弦弈,却选择了创业,投身于少儿口才教育。谈起这个决定的初衷,他说:“语言学理论中有一个‘关键期’的概念,大致为2至14岁。一旦超过这段时期,就会错过培养语言习得能力的最佳阶段。”

       在肖弦弈早期的家庭环境里,“会说话”并不是一件被鼓励的事情。1990年,肖弦弈考上我校新闻学专业,由于方言口音很重,同学们几乎听不懂他说的话。除了平时说话,还有个更现实的难题——谈恋爱。为了交女朋友,也为了将来找工作,肖弦弈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才。大学二年级时,他孤身一人拿着系里的介绍信来到北京实习。在不认识任何人的情况下,肖弦弈径直找到《经济日报》社长范敬宜。当时年过六旬的老社长被他一心上进的劲头所打动,先后安排他在群工部、农村部实习。这一次实习极大地锻炼了肖弦弈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农村部主任还在他数次顺利完成采访后,夸他“口才真好”。实习结束回到学校,肖弦弈跟他的室友罗振宇,即后来的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一起参加了校园辩论赛。

       从新闻学院毕业后,肖弦弈在中国传媒大学拿到新闻学硕士学位,又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传播学院留学,师从传播科学家Axel Zerdick教授。回国后,他又在武汉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外,肖弦弈还曾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语言学学院做访问学者,并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短期进修。

       正是因为这前后跨越近20年的国内外求学经历和多学科背景,给肖弦弈提供了认识关键期口才教育问题的路径。在肖弦弈看来,语言是一项重要智能,但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学生,中国孩子的平均口语表达能力却很弱。随着研究的深入,肖弦弈对培养少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更有了一种使命感。

       从2009年开始,肖弦弈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验。2010年,肖弦弈创办了“两个黄鹂”教育科技公司。得益于他的好人缘,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老师,新华社等媒体的朋友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都受邀成为了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和指导老师。 

       通过实验,肖弦弈找到了少儿说话方面的问题和影响其口语表达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心理、思维等,背后其实就是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探索的规律。为让口才教师不仅明白“怎么教”,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教”,肖弦弈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少儿播音主持与口才训练》。在此后的两年里,肖弦弈领导他的团队又开发了《关键期口才训练教程》。不到5年,这两套教材就分别销售出80万册和30万册。“两个黄鹂”在行业内逐渐赢得语言教育老师们的信任, 到目前为止,加盟机构突破100家。

       “语言表达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对语言表达的愈发重视——这二者就是“两个黄鹂”未来的发展空间。现在,这个空间才刚刚打开。”肖弦弈说。

(本文转载自中国企业家思想——梅绍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