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周潘副教授——

科研要讲究布局谋篇的艺术

期次:第598期    作者:魏文启   查看:194

       在我校电信系数理提高班本硕毕业后,周潘赴美到佐治亚理工学院留学。他用3年时间完成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加入美国甲骨文公司,从事信息科学前沿方面的研究工作。2013年回校任教以来,他指导学生在《IEEE通信特刊》《IEEE多媒体汇刊》《IEEE信息论汇刊》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6篇T类、A类论文。目前,周潘专注于大数据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已从当年的青涩学子蜕变为崭露头角的青年教授。 

趁早进入科研状态

       “我从小就对数学与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2005年,大三期间的他通过选修课,旁听了控制系罗云锋教授新开设的《博弈论》。两年后他发表了基于博弈论的认知网络资源分配研究的通信学科顶级会议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硕士阶段,周潘共发表知名国际会议论文11篇。“趁早进入科研状态,取得一定的成绩,激发了我对科研的热爱,使我面对难题时,有了信心与底气。”

选择“好”的科研课题

       “我认为如何选择科研题目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周潘从中国传统哲学得到启发,认为科学研究也要讲究布局谋篇的艺术。懂得取舍,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一种能力。在周潘看来,选择科研课题时要注意选择让自己感兴趣的“好”问题。周潘说,“这里的‘好’是指如果解决了此问题,就能为解决其他问题或者是发展新技术带来指导。”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对网络信息论的一个“好”问题坚持研究近7年时间。他和学生一起艰苦奋战,查阅了许多应用数学的顶级杂志去寻找有效的工具。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大家没有觉得辛苦,反倒觉得很有干劲。他们尝试多种方案,开展理论分析,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结果发表在信息科学的T类期刊上,受到美国西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关注。

重视激发学生创造力

       周潘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在科研中,反复用到某些重要技术,会加深教师的理解,在教学中就能讲深讲透,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他在给本科生讲授的全英课程上,将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材内容引入课堂,深受学生们喜爱。学生评价他“讲解举例都能抓住要点,形象生动”。

       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时,周潘重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直觉思考进行细节推导。自2016年起,周潘开始面向全校所有工程专业研究生讲授“大数据优化与在线机器学习”课程,并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程项目。有学生最初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周潘结合他的能力,指导他挑战更困难的组合在线学习的问题。学生最终很好地完成了项目。除此之外,周潘希望年轻学子多读些不同学科的书籍,对启发科研思考很有帮助。经过周潘指导的多位本科生,已赴美国理海大学、普渡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2015级硕士研究生巨荣辉在采访中说道,“周老师把学生的前途看得很重,总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与资源,是我们非常敬重的一位年青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