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家孙建安——

竹肉相发音韵长

期次:第592期    作者:刘超群   查看:261

      “俗话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但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3月3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音乐总监孙建安带来人文讲座“竹肉相发——昆曲与昆笛赏析”,提出:“昆曲历来主张‘竹肉相发’,伴奏的笛声与歌唱的人声和谐相配,其优美可谓在诸乐之上。”

      孙建安讲述了昆腔诞生的故事。昆曲基于水磨腔,为明代曲圣魏良辅所创。魏良辅在与北方人比赛唱曲落败后,立志改善当时的“泥腔”——昆山腔,“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花费数十年才成。

      新唱腔旋律细腻委婉,讲究咬字、归音,风格典雅缠绵,得水磨之名。同时,水磨腔还继承了昆山腔的“依字行腔”。所谓“依字行腔”就是指唱腔必须以唱词音的四声音调为旋律走向,因此讲究古代汉语的四声阴阳。“字正腔圆”的唱法构成了昆曲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腔格和语调的严格搭配则表现了昆曲的严谨,如平声宜用“撇腔”、上声宜用“旱腔”,什么字唱什么腔格,都不能混淆。

      昆曲唱腔也与曲牌密切相关。昆曲将南北曲的曲辞文化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当昆曲剧情发生强烈冲突,或人物内心发生波动时,往往会采用“南北合套”这种独特的曲牌组合来营造氛围,或阴柔或阳刚、或舒缓或激越。

      昆曲就是听觉的艺术。笛子更是昆曲演奏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据记载,笛子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出现,明清时则被广泛用于昆曲伴奏。孙建安介绍,同为笛子,吹奏昆曲的曲笛,与北方“梆笛”、西洋笛也是不同的。他说,中国古笛是世界上唯一具有笛膜的笛子,竹笛与笛膜相击的声音,清脆悦耳,与人声非常相近。因此曲笛十分适合与昆曲唱腔相伴。曲笛在用于昆曲伴奏时,还要讲究“紧依唱腔,四声豁落,强弱顿挫,悉以准绳”的原则。

      孙建安播放了经典昆曲《皂罗袍》和《牡丹亭》给现场观众举例。他说:“这两支曲中人的嗓音与笛声配合默契,完美地传达出曲中的感情,词虽少,意难平。”昆曲的“竹肉相发”意味着主笛演奏人不仅要学习吹笛技巧,还要学习昆曲的理论,辨明曲词四声,掌握演唱的腔格特征。

      “现代昆曲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戏剧、新编浪潮的影响”,孙建安希望通过自己这一代人的努力使昆曲回归本真,“发掘昆曲唱腔与曲笛音乐的美,用听觉上直观的美俘获当代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