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小白”逆袭夺冠

期次:第592期    作者:易舒云 汤子凡   查看:146

 

      如今,关于大赛的一切都画上了句号。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系2012级本科生汪祖芬常常忆起最初:“有些梦做着、做着就实现了!最开始王老师说去美国领奖,我们还觉得就是个玩笑。但坚持到最后,一步一步走下来,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1月28日至2月1日,汪祖芬与同学杜前洲、周鹏、楚博见,以及指导老师王劲柏教授在美国登上了中国制冷学会-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的冠军领奖台。

      从2015年11月25日接到大赛通知,到2016年7月31日上交设计方案,再到答辩,对团队的每个成员而言,这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辛战役。“到了比赛的最后阶段,我们对一切结果都能接受,对于冠军的渴望反而没那么强烈了。”杜前洲说。

      2015年末,杜前洲从网上了解到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的信息。他将大赛说明、介绍视频、往届参赛团队的设计方案研究了个透:“这是一项工程设计比赛,和一般科技竞赛不同,设计要讲求规范,有理有据。”杜前洲找到3位平时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决心组队参赛。团队的第一次例会就在指导老师王劲柏的办公室里。王劲柏说:“既然参加了,我们就要争取在美国站上领奖台。”

      此次大赛的主题是为西安市某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设计一套暖通空调工程方案。主要包括空调冷热源的位置设计、冷暖气的输送管道系统设计等。每个参赛队伍需要在大赛截止日期前提交调研报告、设计说明书和8到10张暖通空调图纸。

      在第一次团队例会后,队长杜前洲详细地列出了自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7月31日比赛截止,团队每周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任务列表从整体上保证了团队的进度。计划表的最后一栏是备注:利用寒假时间学习负荷计算、气流组织模拟等软件,同时也可以熟悉设计规范,学习暖通设计文献等。备注里提到的专业知识贯穿整个大赛。可现实是,团队却并没有掌握这些知识。汪祖芬将自己定义为“小白”,“由于冰蓄冷系统在平时接触较少,我在进行冷热源能耗分析的时候,几乎每个问题都要查看文献”。

      为了让团队尽快进入实战状态,王劲柏把他们带到中南建筑设计院参观学习,还每周召开例会,对设计中的疑难问题作出指导。杜前洲笑着说:“有时把图给老师看,他不批评你,反而会笑着说‘这画得太差了’。”不犯错就不会找到正确的方法,是王劲柏一直强调的。楚博见清晰地记得王劲柏说过的话:“技术就是一张白纸,一捅就破。”这些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了自学的重要性。

      为了摸清图书馆对房间湿度、温度的要求,还有人数、室内空气品质变化的规律,团队以校图书馆为参考对象,开展了5天的调研,发放了107份网络问卷和100份现场问卷。在这期间杜前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和队员们从早上9点开始就一直站在电梯口、图书馆大门口,直到晚上9点,“就为了数清楚图书馆整点时的人数”。而在湖北省博物馆,由于馆里的暖通设备详情并不对外公开,他们只好用手机拍下暖通设备安装设计的“蛛丝马迹”。这两次调研收集到的信息被整理成了一份长达20页的报告,成为参赛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

      在长达一年的“拉锯战”里,大家难免有顶不住的时候。楚博见坦承,“2016年5月的时候,我特别没有信心,感觉自己做出的结果一塌糊涂,整个状态都不太好。”周鹏也说:“熬夜改图的滋味,我再也不想体验了。”遇到困难时互相鼓励,这或许是团队成功的秘诀。“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会让你完全融入其中,遇到困难你不会觉得无助,时刻都觉得自己有队友作为强大的后盾。” 汪祖芬说。除了学术上的争论,团队里基本没有出现任何矛盾。这段参赛经历也让杜前洲明白,队长的职责是掌握方向并当好“润滑剂”——了解队员的状态与能力,并帮助他们发挥潜能。“他们3个成绩都比我好,刚开始很有压力。但是我要坚持下去,把大家的力量团结起来。”

      2016年12月,团队前往无锡参加决赛答辩。当听到第一名是华中科技大学时,杜前洲和队员们高兴地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一瞬间,所有的辛劳、压力和委屈都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