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故事 校园好榜样

期次:第579期       查看:315

    日前,2015至2016年度启明之星评选结果出炉。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责任、学科交叉,这5颗“启明星”用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引领着校园新风尚。

学科竞赛之星:联创超算团队

超级计算机的“火箭速度”

记者团 付蕾

    如果说普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步行”,那么超级计算机的速度就堪比“火箭”。在普通计算机难以企及的高速度和大容量下,许多复杂的大型问题得以求解,人们利用超级计算机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和解释以前无法实验的自然现象。

    联创超算团队从事的便是这样一项听上去就高大上的研究。现任队长光电信息学院2014级本科生李开希喜欢直接用“跑”这个词来表示程序的运行,“让程序跑得又快又好”,是他们并肩作战的目标。

    2012年,一群热衷于“折腾电脑操作系统”的联创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在计算机学院教授石宣化的指导下,成立了超算团队。成员们都有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在团队建立仅一年的时候,就先后在2013亚洲大学生超算竞赛(ASC13)和2013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ISC13)比赛中斩获奖项。

    在今年的ASC16决赛中,由于新队员经验不足,队伍还是出现了不少状况。决赛前两天,文件系统忽然无法运行,一下子打乱了队伍的节奏。直到正式比赛开始,队员们还花上了几个小时来处理这个问题。

    “就因为这个状况,大家都很慌乱,导致比赛第一天程序跑出来的效果很不理想,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李开希还是很懊恼。因为事后的结果证明,即使忽略这一问题,他们也可以顺利地达到大赛要求。

    通过这次比赛,他们明白除了硬实力,“准备”和“经验”是决定比赛的另外两大要素。有了前车之鉴,在随后ISC16比赛中,他们就有经验得多了。

    在ISC16比赛现场,出现了网络与所用机器相冲突,导致机器无法访问集群的情况。“就好像是日常生活中,无线网突然没有了。”参赛队员们就如何解决问题出现了分歧。各自都认为对方的解决方案不够“优雅”。但为了顺利完赛,团队最终一致决定强行利用一级路由器把两个网端隔离来解决问题。

    最终,超算团队在3000瓦功耗下实现了每秒12.56万亿次浮点的运算速度,刷新了世界纪录,获得大赛“最高计算性能奖”。

    超算团队为了保证自身技术能够不断进步,每两周就会有一次内部分享会。队员们在会上交流进度和分享经验。到了备赛期间,交流的次数还会增加,队员们对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会充分地讨论。在争论不下时,队员们会拿出“用事实说话”的劲头——按照不同的配置方案去跑程序,看看究竟谁对谁错。“团队积极、和谐的气氛,让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李开希说。

    每天晚上,任何走进超算团队实验室的人都会听到从键盘上传来的清脆敲击声,看到队员们专心致志研究问题的身影。“只要你愿意,就一定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你想要做的事。”李开希希望团队的努力感染更多有志于超算研究的同学,让超算团队的“火箭速度”更上一层楼。

科学研究之星:李英儒 计算机学院

实践到理论的科研之路

记者团 赵研楠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2013级本科生李英儒,把自己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讲座现场。这样的安排让他的大学时光十分充实,同时也为他赢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在第31届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17)上以第一学生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社交网络计算机领域的原创性论文并获得高度评价;在全国软件定义网络大赛(SDN)中获得了一等奖与全国最佳潜力奖;在2015PAC并行计算大赛中荣获决赛铜奖。

   在大一、大二时,李英儒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联创团队的活动中。2014年的暑假,李英儒和联创团队的队友们参加了全国软件定义网络大赛(SDN),他作为比赛中最年轻的参赛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后来,他们又参加了2015PAC并行计算大赛等比赛。团队里良好的学习协作氛围都使李英儒在科研之路上得到不断提升。

   在参加SDN比赛时,出现的“关于通过检测网络流量自动识别网络攻击类型”这个问题,当时就给李英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一番资料查找,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机器学习。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的知识,并发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重新拾起了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此时,李英儒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他将自己的阵地从团队活动转移到了实验室。从大二上学期开始,李英儒就在学校创新研究院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工作室担任何琨教授的科研助理。这项工作对于把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非常重要。实验室里的日子或许在外人看来有些枯燥,但李英儒却认为这才是科学研究的常态。他说:“我在一个个实验中不断发现新事物和有趣的现象,并尝试用理论和实证去理解它们。”     

   大二下学期,在何琨的指导下,李英儒开始准备一项原创性研究,主要是探寻社交网络、生物网络等复杂网络中的隐藏社团结构。该研究同时也属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合作项目。为了验证研究中提出的猜想,李英儒和伙伴通过对100个社交网络账号进行了长期跟踪实验,最终才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结论。

   在持续一年半的研究后,李英儒将研究成果写进论文投给了国际人工智能顶级会议。而在此之前,论文曾被另一个会议的评委们拒收。“为了这个项目,我们更换了数种办法,在不同的数据上做了几千次实验”,李英儒说,“失败是科研中常有的事,而这种时候更需要坚定的信念。”

   凭着对研究本身的信心,加上后期的修改,这次论文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2015年暑期,李英儒有幸前往康奈尔大学,与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作了深入的交流。这次经历让他倍受鼓舞。“我不知道自己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多远,但我很享受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李英儒希望自己的科研之路有始有终。

创新创业之星:步灵科技团队

解谜小游戏的大乐趣

记者团  王云飞 通讯员 王德铭

   梦想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爱好。

   在一次启明学院组织的游戏开发培训中,十几个爱好打游戏的男生相识了,这其中就有电信学院2014级本科生赖昱松和材料学院2013级本科生王礼彬。去年9月,这十几个男生办起了Memo工作室,“我们希望一起开发一个游戏,算是实现共同的童年梦想。”在工作室招新时,志趣相投的软件学院2014级本科生杨伊宸和2015级本科生李威佟加入了团队。

   尽管有了同一个梦想,但刚成立的团队却什么也不会,制作游戏的技术需要从头学起。队员们通过自学,不断地钻研,总算是摸清了游戏开发的门径。

   做一款什么样的游戏呢?王礼彬从他最喜爱的科幻题材中汲取灵感,提出了一个科幻题材空间解谜型游戏的构想。在反复协商讨论后,会玩30多种魔方的李威佟提出以魔方的形式阐释科幻主题、构建游戏。这一设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几经周折,布林机(Brain Machine)这款游戏的雏形出现了。

   但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杨伊宸介绍:“我们开始时有三个程序员,一个策划,却没有负责3D美工的,所以我和王礼彬只好从做程序转做3D美工。”最初任务分配的不合理、代码架构的考虑不周、性能优化的缺陷成了游戏制作路上一个又一个的拦路虎。“不过大家都没想过放弃,因为想做游戏我们才难得地走到一起,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赖昱松说。

   最后出现在玩家面前的游戏布林机,打破了传统游戏的套路,采取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幻背景,用类似魔方的可变地图和新颖奇幻的揭密元素,构成了一款新型解谜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指导老师、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张征是游戏资深爱好者,每次Memo团队有什么新设计都会请他试玩,玩过后会请他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在兼顾游戏玩家的反馈和一定专业知识建议的帮助下,他们得以不断完善改进游戏体验。

   “这样的游戏我以前没见过,而且确实很好玩。”张征说,“根据我的经验,这款游戏值得推出去参加比赛。”在他的建议下,团队首次参加了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

   为了准备比赛,他们决定从诸多方面完善游戏:将画面做到更好、设计更多的关卡、增强用户交互式体验等。团员们聚在一起,都想要为比赛呈现一个高质量的版本。他们从《星际争霸2》中受到了启发,决定用更先进的3D技术lightmap来补齐作品的最后一块短板。凭借着一股拼劲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Memo团队交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最终,团队荣获微软“创新杯”游戏组一等奖。随后又拿到了中国独立游戏大赛最佳学生作品第一名。

   今年7月,Memo团队正式创立步灵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在全球发行覆盖PC端、安卓系统、IOS系统的游戏——布林机。

   历经一年有余的起起落落,他们终于在追梦的途中有所收获。“这一年里为了开发游戏,我们都放弃了很多其他的东西。但是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彼此欣赏,对梦想坚定,始终不忘初心。我们都知道,有舍才有得。”赖昱松的话说完,队员们都会心地笑了。

学科交叉之星:徐凌皓 数学学院

用“洪荒之力”探索人脑奥秘

记者团 刘逸尘

   数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徐凌皓谦虚地称,自己能获得“学科交叉之星”的称号,“全凭运气。”但事实上,他是第二届全国软件定义网络(SDN)大赛二等奖得主,入围了哈佛大学主办的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D)决赛,还作为学校唯一非生命学院的学生入选HustChina-BIOMOD赴美比赛成员,是别人眼中标准的“学霸”。

   可徐凌皓却不认同这个称谓:“我不叫别人学霸,自己也不是。我们可能只是在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认真做什么的一帮人吧。”

   徐凌皓从小在心中就有一个“人脑梦”,他迫切地想了解人类大脑的奥秘。因此,他决定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在计算机和生物方面也做一些属于自己的探索。正是这样的探索为他打开了学科交叉之门。

   “所有的科研走到最后都会面临数学难题,我很享受数学抽象与细腻的感觉。”徐凌皓不断地在自己的本专业中深耕,并试图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数学建模基地,他实现了数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愿望。

   但人类大脑的奥秘并不单单依靠数学就能解开。当前世界上关于人脑研究最顶尖的课题便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离不开计算机。于是,计算机高手云集的联创团队成了徐凌皓另一个为之付出颇多的地方。

   通过5次面试才加入联创团队的徐凌皓,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组织。每一次面试中,他都会接到新的挑战,必须通过自学去一步步闯关。这个快速学习的过程让他感受到了挑战自我的快感。在联创,徐凌皓渐渐地从计算机“菜鸟”成长为一位高手。

   而加入生命科学与技术科技创新基地中的BIOMOD团队,则为他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更直接的路径。徐凌皓的目标始终没有变过,他所热衷的学科都是为人脑研究打下基础:“我坚信事在人为。”

   为了给自己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徐凌皓如今还在使用2006年款的诺基亚手机。“它很好用,就是上网慢一点吧,”徐凌皓笑着说,“如果我有要紧事就会打电话发短信。如果用智能机,免不了用来娱乐消遣,这都是占用时间的事情。”

   徐凌皓会在学习之余抽空看看书、听听讲座。他的读书方式也很有个性,每本书都只看到3/4,“剩下那1/4会让你一直想着它,不会忘记”。

   徐凌皓自我评价说:“我觉得自己身体里也有洪荒之力需要发泄。”于是,他将自己的“洪荒之力”用在了学习、编写代码、参加比赛中,成为了行色匆匆的“华科男”。曾因为准备比赛而选择暑假留校的他,甚至接到过妈妈从家里打来的训斥电话。徐凌浩笑笑:“等到我解开人脑奥秘的时候,他们应该会理解吧。”

社会责任之星:杨发灯 生命学院

“医路有我”为病患送关怀

记者团 彭辰辰

   来自生命学院的2013级本科生杨发灯是“学霸”,是公司合伙人,更是公益活动的发起者。由他发起的公益创业团队“医路有我”,在2016“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摘得铜奖。

   对于这些成就,杨发灯淡然地表示,这只是在完成自己最初对大学的规划,“我希望最终实现从企业、科研和公益的三个维度来实现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这一目标。”

   进入大学以来,杨发灯目标明确,先后获得过学校自强标兵、校三好学生等荣誉。他的辅导员谢倩说:“他不像其他学生一样按部就班,但只要他想做一件事,就能迸发出无限精力。”

   因为从小一直饱受皮肤病带来的折磨,杨发灯对病患的痛苦深有感触,“当初选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是因为希望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想为疾病缠身的人做点什么。”借着一次公益创业比赛的契机,他将想法落实,开始建立“医路有我”公益创业团队。

   “医路有我”致力于帮助身患疾病,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在保障日常生活的同时向大众普及疾病常识,在学校建立服务站。项目的组织运行需要社会企业和医院的资金、技术支持。刚开始,几乎每一家杨发灯去寻求帮助的企业和医院都让他吃了闭门羹。

   “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我自己就是个‘钉子’,不怕碰别人的钉子。”杨发灯说,“后来我转变思路,想着从政府入手,也许能得到更多支持。”

   杨发灯前后6次找到武汉慈善总会,前5次总会都没有理会他的请求,而最后一次更是直接拒绝了他。“当时挺受挫的,可能他们觉得大学生做这种事不靠谱吧。”

   后来杨发灯又想到拨打市长热线,“当时我每天都给热线打电话,没准是打多了感动了工作人员吧。”杨发灯笑着说。不久,民政局下发了关于支持“医路有我”公益项目的督导信。自此,杨发灯的公益团队顺利在民政局完成注册,社会企业和医院的支持也随之而来。

   现任“医路有我”项目的法人代表周红桃说:“第一次他来找我的时候,我觉得学生做这方面的事并不靠谱,就拒绝了他。但他还是执着地给我报告计划与想法。”久而久之,周红桃发被杨发灯身上的那股韧劲所打动,决定与其合作参与项目。

   2016年上半年,在“求是杯”公益创业大赛中,杨发灯团队获得了校级金奖,并代表学校参加了省赛和国赛。如今,团队又获得了“创青春”大赛铜奖的荣誉。杨发灯表示:“‘医路有我’现在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成立一个公司来为项目提供长久支持。”

   为了实现为病人减轻痛苦的终极目标,杨发灯还将前往北大深造,他希望一直读到博士,最后从事疾病科学的相关研究。“在做公益的同时坚持深入研究,两者相互促进,将会帮到更多的人。”杨发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