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映鼎 情满友谊园

期次:第557期    作者:赵睿,徐诗咪   查看:92


    3月底的友谊园里,梅树抽出了一簇一簇的新绿。徜徉在梅树之间,零星可看到高高低低的枝桠上挂着咖啡色的吊牌,上面写着不同的认养时间、寄语和认养人。这些认养人是谁?这些梅树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

种下200株梅树

    2012年,为呼应校庆60周年,外国语学院以中德学生交流项目为契机,自筹资金种植60株梅树,并取名“梅花映鼎·友谊园”。

    “为什么不以树木认养的形式来联络感情、共叙友谊呢?”当时,外国语学院校友联络办公室主任吴江涛刚接手工作,得悉学院种植了这片梅林,她便萌生了这个想法,向院长樊葳葳、党委书记刘芳汇报后得到了大力支持。

    撰写倡议书、制定认养方案、发起倡议……说做就做,那段时间,吴江涛忙得不亦乐乎。她介绍,认养人可以获得为树木冠名、挂牌的权利,还将获得认养证书,定期参加有关纪念活动等。

    2013年、2014年学院先后两次自筹资金再次分别植了60株和80株梅树。3年来友谊园里共种下了200株梅树。

    梅树种植后,外国友校、学院的毕业班级、已毕业校友班级、学院老师们,纷纷以集体或个人名义来认养梅树,表达对学校的关心和思念。

    “这片梅园见证了中外友谊,更见证了师生对学校浓浓的情谊。”望着一株株茁壮成长的梅树,樊葳葳脸上写满了欣慰。

架起友谊桥梁

    3月25日上午,阳光明媚的友谊园里热火朝天。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外国语学院的师生纷纷走到挂着“中德友谊树长青”的梅树前,共同给象征中德友谊的梅树松土、浇水。

    “我们为中德大学友谊树培土和浇水,不只是让这些树长大成林,更是在浇灌中德友谊之树,愿它长成参天大树。愿我们两校的合作交流更加扎实和深入地开展下去。”副校长陈建国出席活动,深情回忆了他在德求学、工作的经历并表达了对中德友谊的美好祝愿。

    “虽然梅树的花期已过,但我们的友谊之花会永远盛开。”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谭渊说。学院自2011年开始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开展长期的学生交换项目,至今已举办了10次交流活动。学院第六批赴德学生将在暑期赴罗斯托克大学进行交流访问。

    “2012年我们种下这棵树,树有其根,希望能不断往深和广发展。” 对于未来两校合作,德国罗斯托克大学诺依曼博士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德语系2013级本科生姚蕊说:“德国友人都很有魅力,希望以后有机会去罗斯托克大学深造。”

    与中德友谊树不同,在友谊园里还有一棵树,只为纪念一个人。30年前,我校日语系原主任王秋华在日本留学时与日本东洋大学哲学教授针生清人结缘。此后30年,捐书、出资促进日语系发展、设立奖学金、举办研讨会……针生清人一直为日语系的发展添砖加瓦。

    “他是一个幽默而有思想的人,很为别人着想。”日语系王净华老师回忆道:“系里的年轻教师去日本交流时,针生清人虽然得了糖尿病眼睛看不见,却会自己坐电车来,就为了见我们一面。”2014年,针生清人因病去世,日语系师生制作了纪念相册,在杂志上发表了纪念文章,并在友谊园选择一棵梅树挂牌纪念,感怀针生清人。“友谊万古长青!”日语系主任王闰梅如是说。

与学校共成长

    “忆往昔,明德厚学,自由风雨话沧桑;看今朝,求是创新,更续辉煌九州。”“华中大人才济济,外国语桃李满天。祝华中大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愿外国语学院的小伙伴们能快乐而充实地度过大学的四年时光!”

    ……

    在林林总总的认养牌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校学子的参与。

    3月23日,友谊园里又一株梅树迎来了主人。“悠悠长青树,绵绵学子情”,一块崭新的吊牌被外国语学院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挂到了梅树上。新生代表郭卜菡向同学们发起号召:“我们要学习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希望大家在学业生活中都有所收获,像这棵梅树一样为学校增添风景。”

    刘芳对着新生,满怀期望地说:“这棵树将会陪伴你们一起成长。你们关爱这棵树,就像学校关爱你们一样,有空时可以给它浇浇水、培培土。”